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郑州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六个维度”
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
如何重构重塑产业链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

丰靖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单元与重要载体,城市文化软实力涵盖了城市文化精神、文化服务、文化价值、文化形象等要素,是城市文化创造力、吸引力、影响力等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总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既是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也是塑造郑州城市气韵和特质的必做之功,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的迫切需要。当前,按照市委决策部署,郑州文化软实力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文化根基不断厚植,自身优势不断拓展。固本强基、锻长补短,郑州市还可从消费群体、文化传播空间布局、文化传播能力三个方面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提升年轻化语态表达能力,抓住文旅消费新群体

郑州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实证地,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集中区,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文物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城市前列。历史文化资源是郑州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优势所在。要实现城市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软实力的转化,从当下来看,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则是要进行文化资源的年轻化表达。近年来,“95后”“00后”的“Z世代”年轻人正在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并引领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年轻化重塑,文化消费市场也正逐步实现年轻化转型。年轻群体在文化消费市场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在目的地选择上,相较于传统旅游热门城市,年轻群体存在不同的选择倾向,整体呈现出小众独特、自在松弛、未知惊喜、文化研学等多重模式;在消费内容上,这一群体消费既有传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体验,也有“city walk”等日常生活体验,呈现出个性化、沉浸式、强体验的显著趋势。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6月至8月节事旅游火爆,演唱会、音乐节等正成为驱动年轻人出门旅游的重要吸引,各类节事活动已成为拉动城市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因此,年轻人既是城市文化的“焕新者”和拥护者,更是文旅新消费潮流的创造者。这一群体所带来消费主力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必然对文化发展观念和表达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就郑州而言,要抓住年轻群体,提升文化资源优势的转化效能,应从文化传播方式、形象建构、画面优化等多维度进行年轻态表达尝试,在实践中革新传播语态。

1.创意驱动。理念和认知上要突破,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如在文旅品牌的宣传上既要有历史底蕴,还需要直接呈现城市文化的特殊记忆点。

2.文化赋能。深入挖掘城市特色文化传统,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群体表达文化态度和自我情怀的新形式,提升文化价值感、认同感。

3.美学引领。在消费、休闲、娱乐等场景打造上,关注年轻群体审美方向,设置与主题高度契合的核心体验空间,将文化故事化、故事场景化、场景内容化、内容科技化、产品商业化。

二、加强城市枢纽空间文化建设,打造文化传播新窗口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以郑州为核心,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和市场,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高铁站、机场客运量居全国前列。因此,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作为城市门户的价值与作用,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交通空间”概念,而要赋予展示城市形象“首要”窗口的新内涵。其对地域文化、集体空间感知与记忆的塑造,不仅是“场所精神”的体现,更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在这个意义上,枢纽区域的文化建设极为重要。其文化建设不应简单引入“文化场所”或“文化产品”等形式化、表象化、单一化内容,之中的文化设计与表达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传播城市形象为课题,明确受众需求,彰显自身特色,承担起展现城市特色、人文历史、传递城市人文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

1.从城市文化、时代美学的多重视角,提炼出郑州具有独特性的精神符号,确立文化主题。

2.通过色彩、话语、图画、文创、店铺、服务中心等全范围文化表达,构成完整的文化意象。

3.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做优出行服务,打造有温度、有保障、讲诚信的城市出行名片。

三、提升移动端传播能力,构建文化传播新矩阵

新媒体是城市文化的“放大器”,为城市文化传播打造提供了新助力,成为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郑州要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需要用好“两微一抖一手一书”等新媒体工具,构建起郑州文化的新矩阵。

1.契合潮流,实现情感认同。关注热点事件,在“国潮”“国货”及“网红打卡地”“演唱会经济”等文化新时尚的出现所产生的热点话题下,探寻郑州文化的契合点,扩大传播面。

2.打好差异牌,实现认识认同。在情感认同基础上,通过文化、价值输出,实现认知认同。既要厚植郑州历史文化传统,也要转换为受众视角,从具体的人、事、场所出发,拍摄系统主题宣传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借助数字化手段,讲好郑州故事,产出优质内容,打造“文化+品牌”标签。

3.重视主动传播,实现行为认同。情感认同和认知认同是行为认同的基础,是主动实践的行为倾向。对于文化传播来说,官方媒体的权威性、稳定性和专业性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提高传播效能,还需要充分调动大众主动传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既要激发出蕴含在民间的文化力量,让大众从文化传播的末端走向文化生产的前段,进而成为文化传播链条中重要的文化生产者,也要在优质传播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公众主动传播城市文化,实现从单一的转发官方内容到讲自身经历和表达意见的体验式传播,以社区化、本土化的传播方式,让公众真正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主动传播者。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