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志节清妙“丁太尉”
落雪黄昏
乡村遗韵(国画) 刘洪海
梅花新酿暗香汤
《临渊》:生动再现 抗战敌后工作者群像
月是故乡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临渊》:生动再现 抗战敌后工作者群像

♣ 范维哲

长篇小说《临渊》描写了1937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最为沉重压抑、中国前途晦暗不明的历史时期,国、共、伪、日四方在苏、沪角力的谍战故事。以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富争议和影响力的特务组织之一,汪伪政权七十六号特工总部的崛起与衰落为历史背景,展现了以余笑蜀、吴俊阳、卢一珊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牺牲,潜伏于至暗时刻波诡云谲的十里洋场,为了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而浴血奋斗的动人故事,生动再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敌后工作者群像。小说接续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以精湛的笔触,用60余万字的篇幅,将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光辉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谍影重重的现实世界,深刻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城市,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历史背景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临渊》通过对上海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这座华洋杂处、繁华窘迫的孤岛在抗战时期的独特面貌。上海不仅是情报的战场,也是各种社会力量交会的舞台。它的繁华与破败、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为小说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色彩。

小说以南京保卫战破碎飘零的中国群雄竞起始,以繁华落尽煊赫一时的汪伪特务机构七十六号衰败终。通过对上海滩不同人生轨迹的描绘,以文学的方式回答了一个深刻而重要的命题: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是一部融合了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谍战主题和厚重历史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也饱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它不仅延续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展现了新时期文学的丰富面貌和创新活力。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为读者献上的一份厚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