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王翠 谷长乐 鲁慧 通讯员 孙伟斌 范骐麟 文/图 “一晚上送了60多单,到凌晨也没顾上吃饭,没想到这儿的爱心驿站还亮着灯,刷脸就能进来吃口热乎饭,还能临时歇会儿。” 11月起,由金水区总工会、金水区城市管理局、街道办事处三方参与的金水区8座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正式开放,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歇脚。 这些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是如何运行的?又怎么成为户外劳动者24小时的“暖宝宝”?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智能爱心驿站 “刷脸”就能歇脚 金水区8座24小时“在线”爱心驿站首次扫码登记后,户外劳动者刷脸就能进入驿站,站内电灯感应点亮。 这些爱心驿站在原有的便民服务功能上,新增24小时无人值守、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消防设备、远程通话设备、互联网移动管理、语音提醒、感应电源、远程开门、智能AED等智慧管理功能。通过视联网、物联网设备结合AI算法,达到安全、节能、便捷的目的。 除人脸识别门锁功能,遇到年纪较大、操作手机困难的人员,只需拨打门上张贴的管理员电话,管理员就会用手机为其远程开门。驿站里如有火灾、屋内摔倒及危险用电等行为,后台大屏也能及时在管理员手机上进行预警。 目前,这些“爱心驿站”已全部纳入“高德地图”APP的“户外劳动者驿站”模块,通过手机“高德地图”APP,在“户外劳动者驿站”模块可查询显示驿站具体位置,并可直接导航到达驿站。 服务“全天候” 爱心“不打烊” 12月9日凌晨,在金水区紫荆山地铁站门口的24小时“不打烊”爱心驿站内,外卖小哥李师傅正坐在躺椅上与小伙伴吃着刚刚加热的早餐。他们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给其他小伙伴分享驿站的定位。 上午10时,在金水区经三路上的爱心驿站内,记者见到忙碌了一早上的环卫工人张阿姨和她的老姊妹们。 “从凌晨4点忙到现在,忙了大半天,在‘爱心驿站’歇一会儿,喝杯热水。”54岁的张阿姨一边表扬着爱心驿站,一边和老姊妹们拉家常。 爱心驿站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暖心服务,更是对户外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我们每天都会对驿站进行打扫,希望无论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还是环卫工人,无论是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大家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爱心驿站站长李利对记者说。 传统服务 转变为智能化服务 24小时“在线”的智能爱心驿站,在移动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从传统服务模式到智能化服务的转变,只要刷脸即可进入驿站,随时享受暖心服务,方便广大户外劳动者,得到了夜间仍在工作的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和骑手的赞赏与好评。 这些驿站内都搭建有安消一体化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处置火情险情,有力应对突发状况,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能耗管理功能可监测驿站内设备的用电及运行情况,实现科学节能、及时报障,用电设备远程可控,为使用者带来良好体验。此外,依托数据平台,运维管理人员可直观获取驿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现场实况,提升驿站管理能效。 全市已建立 191个“爱心驿站” 进入冬季,郑州面向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建立了191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并相应升级了各项暖心服务。对照“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员管理、有地图可查”的“六有”标准,郑州市城管局在城市驿站运营过程中,不断升级驿站配置、优化驿站功能,联合工会等组织为驿站配备可供休息就餐的桌椅、烧水壶(饮水机)、微波炉、电风扇(空调)、报刊书籍、应急药品、充电充气工具等基本设施,使城市驿站“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 在高新区王屋路游园的一家城市驿站内,设施齐全,有饮水机、空调、冰箱、微波炉、充电插排、沙发桌椅、便民服务箱等,让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闲时能充电”。15时,刚刚结束午饭点送餐高峰的外卖员马师傅走进经三路农业路驿站,熟稔地走向饮水机,接满热水后,坐下来边喝茶边等单子。驿站内,几名环卫工人喝着热水,时不时聊着天。“这很暖和很方便,还不耽误接单。”马师傅说,天气转冷后,驿站显得更实用了。 下一步,郑州市城管局将加快推进城市驿站建设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城市驿站统一形象标识,提升城市驿站管理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切实提升户外劳动者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擦亮城市驿站“郑州名片”。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