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振国 汉四年,即公元前203年,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自立为代齐王,并派使者将此事上书刘邦。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见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见危不救,却有心称什么代王。陈平赶紧在桌下踢了刘邦一脚。刘邦顿时醒悟,随即厚待韩信的使者,并派张良前往齐国,连“代”字都去掉了,直接立韩信为齐王。从此韩信感恩,不忍背弃刘邦,并最终引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事在《史记·陈丞相世家》和《汉书·陈平传》中都有记载。 设想一下,如果陈平没有踢这一脚,而是顺着主子,要么默不作声任由主子气恼,要么火上浇油和主子一起开骂,没准刘邦脑袋一热,直接就驳回了韩信的自封,笃定还顺带一顿斥责,如此韩刘必互生嫌隙,而以韩信当时的实力,若他对刘邦心生不满,或怀有二心,不管是转而叛投项羽,还是干脆弃刘单干,后面的故事恐怕就要重写了。 陈平的这一脚,可以说是救了刘邦,成就了汉家天下。言归当下,在领导身边当参谋助手的,关键时刻都能像陈平这样踢出漂亮的一脚吗?或者说都能给领导以及时有益的提醒、提示或建议、建言吗?恐怕未必!见怪不怪的情况是,领导但凡说句话,有时哪怕只是随口一句,也不管对不对,都被奉为指示去落实;而有的人明知道这样不妥,也不愿意提出来。 陈平是两千多年前刘邦的幕僚,他的做法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毕竟有其历史局限性。就今天的情况而言,好的参谋助手,必定有优秀的忠诚品质。讲忠诚,是讲忠诚于共同的事业和理想,忠诚于大家正在做的事情和要实现的共同目标,而不是只跟着领导跑、围着领导转,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格局才能打开,境界才能提升,才能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否则就可能畏首畏尾、束手束脚,在低层次上徘徊。有人把副职比着旧时童养媳,早上起床晚了怕婆婆骂,早了怕老公骂,大概便是这个情况。这是其一。其二,必定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是恪尽职守给领导当好“智囊”和帮手,谏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下真功,还是一味逢迎拍马哄领导开心,或扮演假面人互不得罪两头讨好,这里有个职业操守和道德人品问题,但毫无疑问,德盈还是德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三,必定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参谋助手在自己的业务或专业领域,自然要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能随时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能随时将领导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落实好,尤其是能帮助领导多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使工作更接地气,更切合实际,更受群众的欢迎。 这也给当领导的提了个醒,即工作中说话不能太随意或随性,以免被当作指示去落实,也就是说要尽量避免拍脑袋决策,想起一出是一出,闹出荒唐、让人笑话事小,影响工作、损害事业事大;在选人用人上,不能偏好那些过于“听话”或乖巧之人,而对陈平这样关键时刻头脑清醒“不唯上”,或像魏征、包拯、海瑞等这样的历代直臣,更应该用慧眼去赏识重用,说到底还是要选好人、用好人。 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今人自然会比前人做得更好,也自然会给后人留下更多的佳话。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