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 推出394项创新成果
郑州“春游经济”活力绽放
河南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最新政策来啦!
2025中国中医药 合作交流大会开幕
宇通客车2024年 销售客车46918辆
我省发布今年家电及数码产品补贴细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挂牌八年来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 推出394项创新成果

本报讯(记者 成燕 孙婷婷 通讯员 刘陆喜)8年前,一颗开放的种子在郑州悄然萌发——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贸区挂牌成立,郑州片区成为其核心片区和重要承载。记者昨日从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获悉,该片区挂牌八年来,已累计形成394项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56项,全省首创113项,1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43项在全省复制推广,近年来5项入选“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创新案例”。

郑州片区在多个领域频频探索,并形成诸多创新案例。其中,在投资领域探索形成9项创新案例;贸易领域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形成21项创新案例,全国首创跨境电商保税备货监管“1210”模式,获批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商品期货领域,郑商所开展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交易获证监会肯定,期货期权品种达45个,上市品种、交易量居全国首位。

一个个优异的创新成果被全国复制推广。该片区在政务领域探索形成133项创新案例,“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一码集成服务”全国复制推广;多式联运领域2项创新成果全国复制推广,“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凭借越织越密的五条“丝路”,郑州快速链接世界。

“数字丝路”越走越宽。针对跨境电商、现代服务业、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四个行业,郑州片区已形成40个数据跨境应用场景的负面清单。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全国第一辆航空集装货物整板运输车在这里成功研发;郑州机场率先创新空空中转模式,航空物流单证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被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采纳。2024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吨。

“陆上丝路”越跑越快。陆港航空港片区实现“通车即运营”,在全国首家打通国际邮件陆路运输双向通道。同时探索全国首票TIR进出境双向贯通等首创成果,开通18条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TIR发运规模全国第一。

“网上丝路”越来越便捷。郑州跨境电商首创“网购保税+线下自提”等模式,形成跨境电商全流程监管,助推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全国165个试点城市位居第一档。2024年,郑州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458.8亿元,同比增长15.6%。

“海上丝路”越连越顺畅。除了设立“铁海联运服务中心”,郑州还在全国首创跨关区“海铁直运抵港直装”监管模式,2024年,郑州铁海直运共完成约6万标箱,近两年保持50%以上年增速。

与此同时,郑州片区还在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2022年,郑州片区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国家级功能区第一位。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绿色通道”和“一窗受理”窗口,提供“专人负责、优先办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服务。此外,该片区还做好RCEP涉外综合服务,取消原产地企业备案制度,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并上线“智享惠”等智能化服务平台。

通过郑州片区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郑州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中国(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片区将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试验平台作用,聚焦打造郑州“丝路自贸区”,持续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进自贸区提升战略实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