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绿色蔬菜”
嵩山少林景区试水体验经济
国寿新简身险在我省问世
恒星科技首发上市通过审核
春装“遇暖” 夏装“露脸”
外资空调
登封市榜上有名
警惕三类房产诈骗行为
无证经营也要纳税
偏股型基金今起密集发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绿色蔬菜”

中原网  日期: 2007-03-26  来源: 郑州日报  
  今年春节时,不少市民家庭的年货里多了“绿色蔬菜”这一项,但节后不久,蔬菜市场里“绿色蔬菜”的生意马上清淡下来。记者采访发现,“绿色蔬菜”少人问津并不代表市民不想吃,而是被其高昂的价格、难辨真伪的现状吓退。
  为啥难上市民餐桌

  ■本报记者 汪静文 文/图

  难辨真伪是瓶颈

  除了价格高之外,难辨真伪是阻碍“绿色蔬菜”进入普通市民家庭的原因之一。记者在蔬菜市场上调查发现,目前蔬菜市场上出售的“绿色蔬菜”品种繁多,包装各异,顾客从外观上很难直观判断是否真是“绿色蔬菜”;一些不法商家恰恰利用了“绿色蔬菜”辨别困难的特点把普通蔬菜当成“绿色蔬菜”来卖,蒙骗消费者。

  目前,“绿色蔬菜”市场刚刚起步,缺乏规范,很多时候显得比较“乱”,难怪很难得到消费者青睐。

  “两种蔬菜看起来差不多,我怎么知道这就是‘绿色蔬菜’?就凭它有绿色标志?”采访中很多市民对蔬菜市场中出售的“绿色蔬菜”充满了疑虑。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绿色蔬菜”的检测手段还很复杂,市民每次买菜都去检测中心检测又不现实,这就难怪消费者对所谓的“绿色蔬菜”冷淡了。

  一位农学专家说,消费者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在一些发达国家,蔬菜并没有绿色、灰色之分,所有上市的蔬菜都是有品牌有产地的,如果一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质量没有保证,市场自然会将它淘汰。

  加强规范是出路

  为何“绿色蔬菜”价格偏高?一位蔬菜市场销售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绿色蔬菜’一般使用有机肥料,不用农药杀虫而采用成本较高的生物杀虫方法,或用隔虫网保护所种植的蔬菜。”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种植的成本就远高于普通蔬菜,价格高是难免的。不过有关专家认为,“绿色蔬菜”由于生态环境、作物管理以及运输等因素,其成本应该比普通蔬菜成本高出30%~50%。据了解,国外绿色商品的价格一般高出普通商品20%左右,国内市场则高出100%。国内绿色食品价格过高,主要是因为其市场份额过小,当“绿色蔬菜”能够在市场上真正普及时,其价格自然会降低。目前最重要的是大力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科学管理规范生产,严格监测;并大力打击假冒行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

  一家饭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很想从蔬菜市场上订购“绿色蔬菜”,但价格高会导致成本增加,提高饭店菜价又会影响生意。“这让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购买‘绿色蔬菜’我们放心,也让消费者放心,但提高菜价顾客又难接受。”看来,“绿色蔬菜”的尴尬市场境遇会阻碍其今后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