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一个很硬的原理,就是当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会下降。原因之一是替代效应:某一物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用其他类似的物品去替代。
当下,猪肉的价格不是飙升吗,那老百姓去多吃鸡蛋岂不也挺好?虽说猪肉是猪肉味,鸡蛋是鸡蛋味,味道毫不相似,可毕竟它们还是有相同点,就是在营养功能上有替代性。但是本土的涨价风自有本土的特色,在涨声一片中,老百姓用鸡蛋替代猪肉已无可能,因为鸡蛋也在涨价。再去找牛肉、驴肉替代怎样?依然不行。天天需要转市场的家庭主妇们于此事感触最深,她们可能不知道“替代效应”,但她们知道找不到好的替代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下降吗?但在市场上,猪肉、鸡肉的需求量好像并没有多大的波动,是经济学原理在本土的市场体制中一时失灵?抑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最好是有哪个经济学家能对这一问题发言,给出准确的解释。
价格上升抑制老百姓购买量的第二个原因是存在着一种收入效应。因为,当物价涨得很有规模时,老百姓会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钱不那么值钱了,腰包看似鼓着,实际上,由于物价的抵消效应,已经瘪了。物价上涨,老百姓只能拥有比过去更低的真实收入。
物价涨、涨、涨,对于富有阶层的生活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会把一般老百姓涨得心慌。民以食为天,猪肉、鸡蛋、粮油等民众生活必需品的大面积涨价,所带来的必是民生之痛。这些民生必需品本身缺乏价格弹性,因为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生存之必需,即便价格涨上去,也难以弃之不用。
物价上涨,是民生必需品需求增加了,还是它们的生产成本升得更高了?需求陡然增加到眼下价格变化的程度似不可能,随市场的波诡云谲而产生变动,一些物品的生产成本确实是变得昂贵了。像方便面涨价,在于生产企业所用的主要原料棕榈油的大幅度涨价,于是,有人考证出,是马来西亚棕榈树的摇晃,撼动了我们的生活。这看似玩笑,却也是另一种真实。
在富裕国家和地区,老百姓抵御物价上涨的主要方式是,降低休闲支出,或不去买奢侈品,改以价廉的物品替代。这个问题要讲国情论,他们的方式不适应我们的民生现实。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怎么赶也赶不上物价,还能有什么样的心理期待?只好期盼着涨点儿工资和退休金吧。这期盼的现实隐喻之一是他们所共有的坚忍和善良。还有,期盼物价停止疯涨,至少也要稳住吧。但愿他们集体性的想法不是乌托邦,若能转化为现实状况,则幸甚。 罗金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