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3  4  
PDF 版
无证医生出诊致5龄童死亡
孝道文化成为竹林特色品牌
嵩山脚下的练武女娃们
家藏子弹十余年 犯下私藏弹药罪
新郑为新农村定出新标杆
这棵“花生”好大个儿
楚沟村的“银州高速”
弹弓打碎车窗 没人就去掂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楚沟村的“银州高速”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 汪静文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7  来源: 郑州日报  
  新密市城关镇楚沟村有一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这条路连接该村七个村民组,方便了该村居民和周围村群众的出行。这条路被当地村民称为“银州高速”,它的修建与当地一名退伍军人尚银州有关。

  一条路:让村民出行更方便

  1980年,尚银州应征入伍,在青海某部队当汽车兵。多年的军营生活,锻炼了他的胆识,磨炼了他的意志。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尚银州当过司机,做过职员,最后辞职离开悠闲舒适的机关,毅然投入商海。尚银州认为:“咱新密煤炭资源丰富,党又鼓励发家致富,我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大干一场。”经过短短几年,尚银州就成了当地的知名企业家。

  要想富,先修路,致富后的尚银州不忘乡邻。“楚沟村以前到处是土路,坑坑洼洼,刮风下雨根本没法出门,种的水果和蔬菜要运出去卖都十分困难;有时候出去办事回不来,出租车司机一听要到楚沟村,给他加钱都不愿意来。”村民陈二牛告诉记者,2005年,尚银州拿出120万元修成了这条道路,让村民们出行更方便了。

  一口井:让2000多人喝上水

  “老尚可是个热心人啊。”提起尚银州,新密市西于沟村的村民充满了感激。西于沟村与楚沟村毗邻,以前该村的群众饮水十分困难,饮用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洗衣要到几里外的河边,生活非常不方便,饮水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尚银州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西于沟村村干部,请求允许自己为村里打一眼井来解决群众的吃水难问题。2005年,尚银州投资46万元打的机井正式投入使用,让当地的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同年,西于沟村要修路,尚银州得知其资金不足,主动资助了30万元;东于沟村和李堂村修路缺少资金,尚银州分别送去了15万元和5万元。凡是公益事业,尚银州总是慷慨解囊。除了造福乡邻,他还曾捐资16万元支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10年来,尚银州投入到公益事业的资金达到360多万元。

  一家企业: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一个人富不算富,只有老百姓都富了才算真富。”尚银州扶持了不少村里的企业,在他看来,企业能让村民们一同致富。

  2006年,楚沟村村委了解到国家禁止再用实心砖,就准备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矸石大力发展空心砖。尚银州与村委成员仔细研究后,个人一期投资50多万元建起新密市鸿达建材有限公司,安排村里6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

  此外,尚银州还坚持每年资助贫困学生。楚沟村第五村民组68岁的张顺老汉告诉记者,村里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尚银州每年都赞助1000元,考上本科,每年赞助5000元,直到毕业。据新密市城关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尚银州个人已累计捐资十余万元,资助了30多名考上大学的孩子。

  人物档案

  尚银州,新密市城关镇人,中共党员。1980年入伍,现任新密市政协常委、新密市建欣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2006年两度获得国家文化扶贫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