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早餐车模式破解城管困局
泡沫碎无声
房价面前的六种心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房价面前的六种心态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2  来源: 郑州日报  
  资料图片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想把一条鱼(也有的版本说是青蛙)煮了吃,为了让鱼在被煮死的过程中不做出激烈的反抗,他就用文火让锅里的水慢慢地热起来。开始的时候,鱼感觉像是在温泉里一样舒服。等它感到不舒服的时候,身上的力气已经被热水融尽了。于是,它很心甘情愿地——至少外表看起来如此——被煮成了一锅鱼汤。

  本来,这是现代社会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设计好的“房子煮人”的故事:20岁开始打拼,30岁用首付买下房子这个重重的壳儿,一直还贷到50岁。运气好了,中间换一套更好的房子,然后还贷到55岁。然后,甜甜美美地享受几年有房子而没有还贷压力的轻松生活。退休之后,如果积蓄充足,就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死了就将这壳儿留给儿孙;如果积蓄微薄,就把房子卖掉,去郊区的郊区租下一小幢很亲近自然的房子,用卖房子的钱给自己养老送终。

  这故事虽然老套,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既然人终归要死,既然注定要被房子煮上大半生,那么还是被宁静地煮死为好。

  只是,要想拥有这宁静的被煮,就需要有一个文火一般的房地产市场:房价可以涨,也需要涨——不然30年前买的房子,30年后就卖不出养老送终的钱了。但是,房价的涨幅要柔缓,不然里面的鱼就该不舒服了。

  现在,中国的鱼们——sorry,是中国的人们,感觉很不舒服,原因很简单:房价,这煮我们的水热度蹿得太快!——水热得快了,锅里的和锅外的、被煮的和烧火的都躁动起来。躁动之间,与房子有关的每种人的扭曲心态也就暴露无遗了。

  

  第一种,管房子人的心态: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在我国,能管房子的当然是政府。长期以来,房地产已经成为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引擎,房价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温度计。因此,前几年房价上涨确实得到了大多数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但是,房价实在涨得太快了,各个地方政府的态度便出现了180度的变化。

  各地方政府的态度是明确了,只是明确得太晚了:牛一旦跑疯了,再想赶它回圈就难了。现在,房价已经涨出了加速度,所以政府首先是要将房价上涨的加速度降下来,然后才能将房价上涨的速度降下来。但是,能够让加速度降下来的,只能是中央政府,因为中央政府手里掌握着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房地产行业政策等大棒。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可是真难受了,因为屁股下面是烤得很热的房地产市场。

  

  第二种,开发房子人的心态:

  飞轮上的泥巴

  

  全体中国人都说:房地产开发商是中国最可恨的人,因为他们都盼望房价永远涨下去。

  我却说:未必。

  现在,有两类开发商不希望房价就这么一直飞涨下去:一是想为中国盖100年好房子的开发商,二是特别害怕有价无市的开发商。

  想为中国盖100年好房子的开发商不希望房价一路飞涨下去,是因为在飞涨的过程中,坏房子和好房子一样有市场。这样一来,房地产市场的市场规则将成为强盗的规则。强盗规则发展到极致,便是房地产市场成为那些只想造差房子骗钱的开发商的天堂。特别害怕有价无市的开发商不希望房价一路飞涨下去,是因为房价再涨下去,需求就会急剧缩小。市场就会在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内,达成一种供求平衡。供求平衡一旦出现,销售竞争就会变得激烈起来。于是,那些规模小、资金链相对脆弱的开发商就会像飞轮上的泥巴一样被甩出市场。

  所以,可以说,现在,只有那些既无知又无良的开发商,才会希望房价一路涨下去。

  

  第三种,吃房子人的心态:

  感觉要吃出麻烦了

  

  在中国,吃房子的大户有两个:一是税收部门,二是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房地产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筑商建房要交税,开发商卖房要交税,公众买房也要交税。房价上涨越多,税自然收得越多。所以,面对房价的上涨,税务部门向来是乐观其成。但是现在,随着其他税收来源的增长以及房价上涨对其他税收带来的不利影响,房地产商的VIP待遇已经被取消。

  同样,在银行眼里,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和个人买房贷款曾经是最良好的金融产品。如果说,面对上涨的房价,房地产商是坐享其成,那么银行就是坐享其利。但是,随着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以及楼市泡沫带来的金融风险,使金融机构变得警觉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历次调控中,央行都采取积极支持态度的原因。

  

  第四种,靠房子人的心态:

  怕再也靠不住了

  

  靠房子为生的,是房地产上下游的资源供应机构。从政府的土地使用招标到各种建筑原料的制造,从建筑设计商、建筑商到销售代理商、广告商。目前,这些机构在心理上最是矛盾:要论眼前,当然是房价越高越好;但要论到未来,还是别把房地产市场涨塌了为好。这种心态就像平底锅里的小鱼——两面受煎,且前途和命运都由不得自己。一句话,外面金黄,里面难受。

  

  第五种,炒房子人的心态:

  降价恐惧症

  

  在中国,最不希望房价下降的,不是开发商,而是已经买了房子的人,尤其是炒房子的人。炒房的人实际上是一群很可怜的人,因为他们是房地产投资的最末一节链条,是叮在房价这根狗尾巴上的最后一只虱子。楼市一倒,首先无路可逃的就是他们。于是,他们就患上了一种很难受的病:降价恐惧症。

  

  第六种,想买房子人的心态:

  购买决策焦虑症

  

  现在,最咬牙的当属想买房子的人了:下决心买房需要咬牙;下决心等待需要咬牙;两样决心都下不了的就更咬牙了——气的!这真是一群值得同情和保护的人,因为随着房地产泡沫越来越明显,绝大多数的炒房人已经收手观望,现在掏出钱来买房的大多是用来自己居住的。所以,他们是房地产市场的最终端顾客。让最终端顾客举棋不定,实在是一个市场的最大悲哀。

  草返青,柳发芽,虾子出洞,燕子闹檐,百物虽然情态各异,但蕴涵的信息都是一个:春天来了。上述六种人的心态也如是。虽然心思意念各异,但蕴涵的信息却是一样:房价的泡沫要爆了。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