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美国次贷危机传导路线图揭秘
全球股市 陪伴美国震荡
次贷危机
虚拟经济梦醒时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美国次贷危机传导路线图揭秘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8  来源: 郑州日报  
持续一年的次贷危机,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美国次贷危机

  

  第一步:酝酿

  美国吹起一个一个泡泡

  

  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低收入者或金融信用不高的人群。按美国房屋贷款原来的严格审查程序,他们是不太可能获得购房贷款的。但低收入者的住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降低贷款的门槛,购房的需求就会释放出来。

  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

  放贷机构可不是慈善家,他们不是提供“经济适用房”。获贷人“零首付”轻而易举地跨进了买房的门槛,过去没能力买房的人群一下就有了买房的条件,当然,与优质贷款人的固定利率、较低的贷款利息等相比,你肯定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贷款的利率也要“随行就市”浮动。对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从中获得比带给优质贷款人固定利率、较低贷款利息更高的收益。可谓“两头乐的好事”。然而,这一“设计”构建在了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烂账砸锅无疑,风险甚大。

  上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似乎淹没了这一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尤其是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并从2003年6月26日到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切如同为消费市场打了“激素”。

  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有位在美国的朋友告诉说,他1999年花160万美元买了一栋别墅,2003年出手时卖到了320万美元,“这样的投资机会放在眼前,不买房子简直就是白痴”。

  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巨大的诱惑驱使着次贷在美国的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房产“升值”,50万美元买了一套房子,两年后价格升到60万美元,贷款人将房子作为抵押再贷出钱,也就会买几处房子,坐收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渔利,一切感觉良好。到2006年末,次贷已经涉及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假如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可以一直上升,假如利率持续维持超低的水平,次贷危机也许就不会发生。然而,这只是格林斯潘“吹出来的连环泡泡”。利率不会永远处于降息周期,经济周期更意味着不会总是无限增长。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那套60万的房子又回到了50万,然后迅速跌到40万,抵押品贬值了,还是那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减少了,而储蓄利率上升了,贷款利率也相应上升,次贷是浮动利率,于是要还的钱增加了。

  本来次贷贷款人就是低收入者,这时候,他会怎么办,还不了贷款,只好不要房子了。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子,可收回的房子不仅卖不掉,而且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不要说什么盈利,就连资金都转不起来了。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首先是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交所停牌。

  

  第二步:扩散

  美国式危机的逻辑轨迹:

  一个也躲不了

  

  如果只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出了问题,并不一定导致一场牵动金融全局的次贷危机,因为次贷本身的规模是可以确定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美国次贷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约在1.1万亿到1.2万亿美元,而其中的坏账,据高盛的测算是4000亿美元。2006年,美国的GDP为15万亿美元,一个可以确知的危险并没有那么可怕。

  次贷之所以酿成危机,是因为次贷早已经通过美国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放大成为次级债券,弥漫到了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领域。

  美国的抵押贷款企业,显然知道次贷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他们不仅需要防范风险,更需要找到不断扩展自身资金的新来源,以“抓住机遇”支撑更大规模的放贷,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恰好为他们创造了机缘:将一个个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各种名字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于是,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面对这样的“稳定而高回报的产品”,自然眼睛发亮,产生慷慨解囊的冲动,抵押贷款企业于是有了新的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

  这些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获得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获得了AAA的高等级标号,以光鲜亮丽的外表出现在债券市场上。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教授章政对《环球》杂志记者表示:“经过一系列操作,原本高风险的次级债,仍可分割出一部分评为AAA级,从而成为投资者的一种选择。”

  当时,它们确实有着格外的诱惑力——高额回报率。重利之下必有愿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凤英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在‘打包’时,次级贷款的债券被分为三档:优先产品、中间产品和股权产品。优先档是其中质量比较好的,利率低。股权档的利率最高,高到50%~100%甚至可以到两倍的回报率。”正是如此之高的回报,吸引了投资者,比如对冲基金。投行贝尔斯登就买了这些次级债的股权产品。

  目前,美国这些次级债券基本分散在五类金融机构手中,包括银行(31%)、资产管理公司(22%)、对冲基金(10%)、保险公司(19%)和养老基金(18%)。

  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一度“不俗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

  那些购买了房地产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去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截至2008年1月底,花旗、汇丰、UBS、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已对900亿美元以上次贷相关资产损失进行了撇账处理。这个名单里还有法国的兴业银行、巴黎银行,英国的北岩,瑞士的瑞银,其后大概还有买了不少债券的德国银行。总的来说,现在的损失就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

  陈凤英认为,是资产证券化使次贷危机成为一个黑洞。她分析说:“证券化是个谜,分成上述三种债券后,谁购买了哪种类型,买了多少是不清楚的,每个月的坏账和对冲是多少又不清楚。”

  美国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当风险冒出来,就脱不开“连带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埋单”。

  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警告的,投资者已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发生的事情中认识到,这些证券可能是“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同弗朗肯斯坦创造的怪物。是的,美国创新了一个怪物,美国人住上了房子,还不起钱就跑了;美国的债券却卖到了全世界,这些银行、基金等无处可跑,于是各国“央行直升机群”来了,向美国银行大把撒钱。美国人不说主权基金不好了,他们欢迎这些钱进来挽救美国,但是他们其实不会把任何一家哪怕危机累累的银行贱卖给你。这就是美国式危机的表现和逻辑。

  核心提示

  3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成为美国次贷危机中又一“超常”新闻。一家有5000亿美元资产的知名投行为何如此低价贱卖?经济学家说,因为“现在没有人知道贝尔斯登的资产究竟值多少钱,甚至连最终可能损失多少都没人知道。”

  但人们已经知道,如果摩根大通不“出手”,贝尔斯登就会轰然倒下,那将引发一场无法收拾的金融崩盘。同时,也使人们警觉,美国为什么不把任何一家哪怕危机累累的银行贱卖给别人?

  持续一年的次贷危机,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其中一个又一个的漩涡,扑朔迷离,连漩涡中的人都不知底细,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究竟有多少家投行及金融机构买了多少次贷衍生品?次贷危机如何殃及全球经济?美国到底怎样抹平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何时能见底?……这些问题,人们自然就更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了。这正是次贷危机的可怕之处。

  现在能确切感到的是,这次金融风波是一场典型的“美国式危机”:高智商人群在非同寻常的、虚拟梦幻般的现代经济中运作出事了,而且美国危机了,其他国家也跑不了,因为次债早已把大伙儿牵扯进来了,现在你们都得来救我,救我就是救你们自己。

  这场带着些许现代荒诞色彩的“美国式危机”酝酿、发生、传播、扩散的故事是这样发生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