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4版:纪念郑州解放6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解放六十周年房地产管理事业大发展
传承大医精诚 力行骨医博爱
时代进步中的郑州卫生大跨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时代进步中的郑州卫生大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新的形势和任务,创新思路,以健康为基,以民生为本,以创新为源,以科学为体,以发展为要,卫生事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爱婴城市”、“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监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健康为基市民有了“公共卫生屏障”

连续50年无鼠疫、20余年无白喉、16年无脊髓灰质炎、5年无霍乱发生,2002年实现消灭丝虫病目标;

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

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9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9.51‰,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

31.56/1000000……

一连串数字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市卫生局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基本,为市民筑起了有效的公共卫生屏障。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全市积极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74亿元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迁(扩)建疾控机构6个。目前,我市有市级疾控机构3家,12个县(市)、区均建立了疾控机构;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6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防保科;13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285个村卫生所均指定专职卫生人员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267家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0%实现了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6个百分点。全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为99.23%。

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方面,连续数年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建卡、建证率均在95%以上,强化免疫服苗率均在98%以上。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有序。全市目前拥有验收合格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71个、确证实验室1个、CD4检测实验室3个;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了艾滋病毒抗体初筛能力;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肺结核患者发现率达到78.1%,病人治愈率达91.9%。

民生为本农民享受便捷健康服务

2007年10月,金水区组建以金水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医院的金水区总医院,下设柳林、庙李、祭城、姚桥4所卫生院及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掀开了我市进行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改革序幕。

金水区实行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了城市优质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破解了卫生院引人留人的难题,使乡镇卫生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升,区医院扩大了卫生资源,群众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区医院、镇卫生院、农民群众三赢局面。

不仅如此,目前我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96.37万人,参合率96.38%,全市六县(市)八区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从2004年起,共争取国家及地方各级资金9541万元用于7所示范卫生院、30所中心卫生院和75所一般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2008年,全市开展实施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工程,年内建成3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的补助,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创新为源“片医”上门服务

天蓝色的电动自行车代步工具,天蓝色的医护服装,统一的社区医疗包,6月21日,在市一院主办的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开始带着统一的笔记本电脑、统一的通信工具奔赴各自的分管社区。

据了解,全市6个试点单位共服务55个社区,107499户家庭,共组成“片医”工作组66个,其中责任医生66名、护士66名、防保人员17名。“片医”团队具有统一的形象设计,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的服务理念,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的设备配备,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交通工具,统一的服装设计,统一的工作环境,统一的优惠政策,做到了“十统一”,打造有特色的“郑州片医模式”。

截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85%的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正在形成。

去年5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鑫苑名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对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展望未来,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表示,今后将围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四项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在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党和基层建设等方面实现“明显突破”,加强人才强卫战略,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努力推动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让更多老百姓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

本报记者汪辉通讯员刘会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