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区“常青树”
积极改善人居环境
祥云寺村的变迁
整治不文明养犬
寻人“专家”
100元交最后一笔党费
500元捐四川灾区同胞
倡导环保理念
农民专用水厂开工
法制电影村口放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寻人“专家”
——巡防队员李红跃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 璇 实习生 郝 萌 文/图

将寻人启事的内容写在大大的气球上,举着气球在街头寻找;将失踪女孩的照片挂在汽车上,开着车走遍郑州的大街小巷;广告牌寻亲、挂历寻亲……近几个月内,记者分别在街头看到别出心裁的寻人启事。经多方打探,了解到想出这几个寻人启事点子的是郑州市中原区巡防办的巡防队员李红跃。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李红跃。他今年26岁,2003年加入巡防队,至今已5年。“巡防队员的职责和警察是一样的,都是为老百姓服务。”李红跃告诉记者,他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警察,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5年前,他凭借着为老百姓服务的信念,通过重重考验,进入到中原区巡防队。5年来,他时刻牢记着“巡防为民、为民巡防”的8字箴言,兢兢业业地工作,换来了5个“郑州优秀巡防队员”的荣誉称号。今年6月,他开始负责中原区巡防办的宣传工作。为了做好工作,李红跃自掏腰包购买了照相机、摄像机这些电子设备。

李红跃告诉记者,巡防队员帮助一些迷路、走失的老人、小孩回家,一般会通过询问附近市民、联系110,或直接联系亲人等方式帮他们找到家。但要是遇到出来找人的家属,事情的难度就增加了很多。“看着那些寻亲的家属面容憔悴,拿着寻人启事四处散发,既达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往往花销也很大,我就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帮助他们。”

于是,看到路边有人玩气球,李红跃就想起用较大的氢气球挂上寻人横幅;看到经常有人举牌做广告,他就想起来让寻人亲属排成长队,举着印有心形的广告牌寻人。马上要到2009年了,市民需要买挂历,他就想起了制作寻人挂历。通过这些方式,一个月内,他已帮助4个家庭寻找到了他们走失的亲人。李红跃说,他的力量也很微薄,就是想通过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借助媒体的力量来帮这些人尽快团圆。最后,他告诉记者:“下一个寻人策划我已想好了!”记者让他稍微透露点细节,而他却神秘地笑着摇摇头:“保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