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鸡蛋门
无情软件如何PK有情剽窃
公立学校按贫富分班放大社会不公
奶粉门是旧病复发还是从未治愈
极端漠视民意
才会限制投诉字数
官员贪腐暗推房价高企 购房者成了冤大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公立学校按贫富分班放大社会不公

日前,安徽灵璧县一些小学被曝存在“贫富班”现象。家长交3000元钱,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教室内设置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不交钱的孩子就要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

导致教育本质变色

纵观全国,有关学校设置贫富班,交钱就能够享受不同待遇的新闻似乎并不新鲜。从幼儿园到中学,从明面上到暗地里,各色人为设置的贫富标准很多,差距也很大。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对此类现象进行整顿,但依然是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一是教育产业化所演变的盲目的教育趋利思维在作怪;二是社会贫富差距反噬教育行业所带来的需求引诱。一供一需的产业链条,让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被利益的方向盘拐偏了,而所谓的教育公平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一旦教育本色的防线被突破,教育沦落成利益的弄潮儿,结果将会导致教育本质的变色。 傅万夫

让教育领域矛盾更尖锐

公立学校属于公共教育资源,并非私人投资的学校,没有经过纳税人同意,学校无权自定游戏规则。学校按家长贫富分班是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破坏教育公平这一游戏规则为前提的;这不仅是单纯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且折射了学校的铜臭逻辑。

在优质教育资源并不充分的现实语境下,教育本身就是一场十分残酷的竞争,百姓一直对教育公平充满期待,对不公平的教育现象早有微词。公立学校不但不反思自身工作不足,反而按贫富分班。如此敛财创收只会让教育不公的矛盾更加尖锐,只会加深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怀疑空间,不利于和谐教育的发展,而且学校谄媚财富也会在孩子心里种下社会不公的种子。 胡 艺

从源头上消除如此现象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基本的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实现教育公平根本出路在于实现资源均衡。为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期待教育主管部门多在学校建设规划、校际对口支援、教师补充机制、经费保障和学校管理等方面下工夫,早日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消除贫富分班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才能让广大学生真正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纯 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