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外地媳妇外地郎
进城的路越来越短
社区居民入画当明星
村里的春节团拜会
春节期间气管
异物患儿暴增
国税一年减免税收逾61亿元
五千警力坚守岗位
绿城春节平安祥和
绿博园背景绿化
今年夏天将完工
省公安厅决定
全省学沈战东
法官违反禁令
先停职后追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外地媳妇外地郎

外地媳妇外地郎

本报记者 黄永东

虎年春节回信阳老家过年,印象最深的是村子里操外地口音的年轻人多了。走家串户拜年,不时可见他们操着不算标准的普通话与人攀谈。他们本是异乡人,现在却成了当地人的媳妇、姑爷。

这些外地人给村子带来了许多新鲜信息。有的讲述他们的致富经验,有的讲述故乡的风土人情。一位四川籍媳妇向记者讲述了他们那里不同的过年习俗,说过完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开始互相走亲戚拜年了。

新的思想观念也被带进了村子。一个贵州籍媳妇就向去拜年的亲戚讲起创业的好处:打工是死工资,自己做生意才能赚大钱。她与丈夫最早在浙江的建筑工地干活,后来慢慢开小卖铺、搞推销,如今已经办起了厂子。

村里老年人说,过去人们找对象、攀亲,方圆不过几十里,大家没有机会认识外地人,甚至活了一辈子,足迹还没有踏出所在的县市。原因也很简单,大家从事的都是简单农业劳动,守着一亩三分地,不需要往外面跑。

后来打工渐渐兴起,人们开始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谋生计。一部分人是过完年出去找活干,农忙回家,忙罢再出去。另有一部分人则常年在外。其中的年轻人在外地务工期间,开始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龄人相识相知到相爱。春节期间,哪家儿子领回外地媳妇,或者哪家姑娘找了外地婆家,往往成为大家拜年时的新鲜话题。

儿女的终身大事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面对外地媳妇外地郎的新现象,父母们的心态也很复杂。多数认为,不管在哪里结婚,只要子女过得好,就没什么关系。

年轻人则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的态度。有的春节回家一场一场地赶去相亲,他们希望找一个本地的伴侣,节后一起出去打工;有的则大大方方把外地的女朋友或男朋友领回家,让自己选择的爱人接受父母的再检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