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样的教室 不一样的课堂
陈培军:守护市民的菜篮子
生殖健康进家庭
带着深情去干
秋收秋播正当时
寿光:蔬菜铺就康庄路
纪检理论等级认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寿光:蔬菜铺就康庄路

本报记者 刘丽敏 赵 杰

驱车驶入寿光市界,道路两旁,白色塑料蔬菜大棚绵延成片,排列规则有序,像团团白云漂浮在田间地头,棚内的绿色作物长势旺盛,生机盎然……处处“绿色风”劲吹,“无公害”盛行。难怪有人会感叹:“中国一号菜园子”之称名副其实。该市农民的收入70%都来自蔬菜,“小菜篮”已发展成为惠农利民的大产业。

科技支撑

从传统农业到自主农业

寿光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岸,中南部土地平坦肥沃,有发展农产品的良好自然禀赋。这里是“农圣”贾思勰的故乡,《齐民要术》不但对我国古代农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是“农圣”故乡发展农业的骄傲和精神动力。

寿光蔬菜生产盛名已久,相传清朝时寿光九巷的冬韭便是朝廷贡品。但一直以大田菜为主,靠天收,管理粗放,附加值低,没有形成规模。“寿光蔬菜产业真正起步是在1989年,三元朱村冬暖式大棚发明及推广。”寿光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王主任告诉记者,这一首创,将寿光蔬菜带入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阶段,也带来了全国蔬菜产业反季节栽培的技术革命。

一亩大田菜一年收入三四千元,一亩大棚一年收入三四万元。十多倍的利益诱惑着菜农建大棚的热情,到1995年,寿光市的冬暖式大棚发展到了近20万个,收入达到17亿元,当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

“各地来学习、参观的很多。”在大棚蔬菜发祥地三元朱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得不在村委会办公场所内布置了展厅,制作了宣传彩页、宣传片,安排了专职的讲解员,来满足各地参观学习考察的需要。当时的寿光县委甚至给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冬暖式大棚发明人王乐义配了一辆绿色吉普车,专门用于外出介绍经验、传授种植技术。

“就不怕别的地方把先进技术都学会,把你们比下去?”面对记者的笑语,寿光市委宣传部王主任淡淡一笑:“我们有许多新技术,你们一时半会儿学不完。”在占地2000亩的寿光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着实感受到此言非虚: 整个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电脑适时监控,白天光照不足,晚上可以补光作业;需要什么水、肥由微机控制,直接由两根细管子输送到植物根部;鼠标轻轻一点,任何角落里的蔬菜都可以拉到眼前,清晰地可以看到叶子上的经脉。

科技创新,是寿光蔬菜产业一路领先的制胜秘籍。寿光市聘请了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多名著名专家担任蔬菜产业技术顾问,与中国农大、山东省农科院等46家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保持着合作关系。依托中国农大寿光蔬菜研究所等12家本市科研机构,已成功培育出8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推广了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市、镇、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组建了50多家蔬菜协会,建立了蔬菜示范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设了中国农业人才热线、农业人才信息库、农业科技信息110视频服务体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100多名,以市农广校、农技中心、镇农技服务中心、村科技综合服务大院为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广大农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大轮训,全市目前有10多万农民获得“绿色证书”,2.4万农民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180人获“农民科技专家”称号。

“寿光农民很少有出去打工的,即使出去,也一般是去指导蔬菜生产技术。”寿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王科长说。

“寿光的蔬菜种植,已经由传统农业发展成为了自主农业。”有关专家说。

市场引领

从种植基地到物流中心

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蔬菜种植面积目前达到了80余万亩,40多万个蔬菜大棚,年产优质蔬菜40亿公斤。10个乡镇、500多个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西红柿、万亩香瓜、万亩韭菜等十几个连片成方的蔬菜生产基地,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村镇587个。从大田菜、大棚菜到出口创汇蔬菜,高中低档俱全。

发展专业村镇困难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科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份材料告诉记者,在寿光,南部种植蔬菜的10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示范基地、示范田,目的是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办、领着农民干,并通过表彰大会的形式奖励典型户,用经济利益引导群众发展蔬菜产业。

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十几年前,我们也出现过产出的蔬菜卖不出去,烂在地头的情况。”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自那时起,寿光开始做起蔬菜物流。只有长盛不衰的大市场,才会有坚挺不败的菜园子。

走进洛城农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熟练地将经检测达标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装入精致的包装箱,等待运往外地。该公司是一家集规模种植、科研开发、技术培训、温室工程、蔬菜加工、菜果配送、市场购销和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公司下设的洛城绿色蔬菜基地,年产无公害菜果15万吨,先后被国家、山东省命名为“绿色食品基地”、“无公害残毒放心菜地”,“洛城”牌特菜远销北京、上海、安徽、广州、新疆等大中城市。

“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既有利于蔬菜销售,也便于统一规范种植流程,提高蔬菜质量,确保绿色无公害。洛城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该市有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0家、308个,辐射带动了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2009年,寿光对现有的批发市场进行了整合,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占地面积3000多亩。2010年,通过这里物流的蔬菜占全国总交易量的3%,名列全国第一。寿光还创建了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26亿元。寿光至北京、哈尔滨、湛江三条“绿色通道”,面向日本、南韩等国的海上“蓝色通道”,到美国、委内瑞拉等国的“空中走廊”,使寿光蔬菜“海陆空”齐发,销售范围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商务部在寿光设置了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蔬菜价格指数发布点。“寿光蔬菜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全国蔬菜的价格。”物流园负责人言语中透着自豪。

采访感言

长在空中的地瓜、状似飞碟的南瓜、拔地而起的茄子树、从天而降的圣女果、结在南瓜秧上的黄瓜……置身于寿光现代化的蔬菜大棚,仿佛走进了蔬菜自由王国,一切都是那么神奇而又充满勃勃生机。

蔬菜,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本是低水平循环、科技含量不高的产业,而寿光却做的红红火火,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金饭碗”。这不仅得益于超前的思想、常抓不懈的坚持,更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党员带头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人才、科技的支撑。寿光连续举办了十余届、每年一届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由于是上半年举行,记者没能亲身感受到会议的盛况,但据说参会人员2010年达到了201.2万人次。而寿光目前也正在致力于延伸产业,发展蔬菜观光农业,投资3万余元建设了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投资8000余万元正在建设农圣观光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寿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对加速新郑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新郑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