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赏大师惊世之作
感悟“古典与唯美”
我看到了他心里那只“白鹤”
《兵王》昨开机
《冯骥才课文》
鼓励孩子挑错
阵容年轻引来关注
打响文物保护战
用画笔歌吟大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画笔歌吟大地
——访中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于会见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焱 图

“大地是一张皮。皮上面是现实,皮下面是历史。”明日,由中原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以“大地”为母体创作了十几年的于会见,此次对“大地”还有怎样的情感与表达?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位数年默默耕耘、不问名利的豫籍油画家。

热爱绘画考美院

走进于会见的画室,只见七八百平方米的空间被他形形色色的作品占得满满当当,立于正中的一幅3.8米长、2米宽的巨幅作品《为大地输液》令人震撼。而于会见正在准备将这些作品装置妥当,运往北京参展。

1974年,12岁的于会见因对绘画的热爱,加入了家乡偃师群众文化馆举办的青少年美术班,绘画的种子就此发芽;1979年,高中毕业的于会见来到北京舅舅家,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张北京地图,将首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看了个遍。

“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传统古代艺术珍品展,还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那些作品令我大开眼界。当时就觉得北京的文化氛围太好了,以后我也要考到北京来上学,看画展。”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于会见考进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为张仃、范曾等艺术大师的弟子。

近20年后,于会见回顾说,大学生涯带给自己的是一场异常饱满的“充电”:“改革开放初期的各种思潮涌入,西方后现代艺术的滋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加上老师们自身精神品格的影响,使我非常感激这段学习经历。”

完成大地三重奏

从今年2月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的“大地如何存在”,到4月北京今日美术馆的“大地异相”,再到9月5日开幕的“大地突然”,于会见的“大地三重奏”在2012年有了完整的表达。

“我想创作自己的风格。”说到对“大地”的深情,于会见的含蓄里透出因自信而来的一股野心。为了这种追求,于会见选择毕业后到学校工作,因为“校园相对安静,能保证一定的画画时间”。

“对大地的钟情源于年少时无忧无虑地在大地上生活的经历,泥土的芳香至今难以忘怀。”于会见说,对大地的反思源于对生存的体验,生存体验化成画布上的世界。

“大地孕育万物、承载着人类的悲欢离合。大地厚重、苍茫,大地又很脆弱;有了人,大地有了表情,人在大地上制造着新的物的世界,大部分事情在大地上发生……”说到大地,于会见滔滔不绝。正如他所说:“选择以大地为母体的绘画创作,是选择一生可诉说的绘画语境。”

十年磨剑任评说

每天下班后从最北边的学校赶回位于西郊的画室,于会见经常画到凌晨;寒暑假、节假日都是他创作的宝贵时间。而他不仅埋头创作,还有着自己关于艺术、人生的独立思考。

“一个艺术家不是哲学家,但必须具备哲学思考的能力。”于会见说,画了十几年,他逐渐体会到对一个画家而言,艺术判断才是最为重要的品质:艺术家必须表达真实的情怀,不跟风,不唯市场,而应该用个人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画什么、应该怎么画,我脑子里经常在思考这些问题,有的想了一两年才动笔,有的至今还不敢下手。”说到这里,于会见脸上显出一丝顽童的狡黠与天真:“我脑海里的题材,十年也画不完。”

画了十几年,于会见直到今年才一口气捧出三项大展,让喜欢他作品的观众大感过瘾,他也颇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与期待。“作品放到社会上,谁说什么我都认——任人评说。”于会见说,“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就不正常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