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甘为民调献一生
法制快讯
亲情助廉 彰显大爱
未成年人帮教新平台
营造良好环境
庆祝建党92周年 共筑中国梦
“纠纷社区门诊”化解矛盾有高招
用真诚奏响和谐乐章
002
00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真诚奏响和谐乐章
——记新郑市人民检察院控申科科长左宪海

本报记者 刘佳美

现年37岁的左宪海,已经在新郑检察院控申一线工作了14年。长期处于“接访一线”,让他早已与来访群众打成一片,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作“小左”,同事们看到来访群众总是开玩笑对他说:“你家亲戚又来了。”

控申工作作为检察机关面向群众的窗口,工作做好了就成了联系检察机关和群众的一座桥梁,工作做不好就成了隔绝检察机关和群众的一堵高墙。左宪海总是说:“不怕无果,但求尽心。”这也成了他对待工作的一贯态度。

正是凭借着这份真诚,从事控告申诉工作以来,他先后息诉罢访信访积案13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80余件,平息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12件,其中省委政法委督办案件4件。他所在的控申科被评为郑州市“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而他个人连续两年被评为郑州市“处理涉法涉诉工作先进个人”和新郑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面对成绩,他显得很淡然:“我所做的,不过是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和良心罢了。”

老李是新郑检察院的老上访户,2006年因涉嫌妨碍公务犯罪被检察院批捕,后考虑到犯罪情节轻微,警民关系不宜激化等因素,经该院检委会研究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但老李认为自己不是犯罪,于是开始了近六年的上访路,多次到各级检察院、政法委,甚至到北京上访,由于情绪过激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此案被省政法委和省检察院列为限期督办案件,上级领导为解决该案多次到新郑调研。

为能处理好这一案件,左宪海开始一趟趟往老李家里跑。第一次去,他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通;第二次去,他的衣服被撕破;第三次去,门还没进,就被一盆脏水浇透……找当事人不行,左宪海就找村里有威信的老人、找老李的子女,一次次请老李吃饭聊天,消除隔阂。真诚让老李对左宪海逐渐有了信任,愿意耐心听他说话。左宪海不厌其烦地给老李摆事实、讲道理,慢慢地老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了检察院的处理决定,不再上访。

在这两个多月里,他跑了老李家17趟,家在郑州的他没回去过一次,妻子同样忙于工作,家里4岁的女儿就天天由邻居照看。在这期间左宪海的父亲在北京做心脏搭桥手术,他也没能在身旁陪伴一天。

老李的案件仅仅是左宪海在平时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检察院接待大厅,左宪海整日都要面对像老李这样情绪激动的上访群众。这中间有不听劝解,鞋子一脱,躺在大厅长椅上赖着不走的;有情绪激动,上访期间突发心脏病的;有脾气暴躁,将接待大厅的电脑、办公座椅全部砸坏,将左宪海手机摔碎的……

面对这样的情形,朋友、家人曾经都劝他换换岗位。左宪海反而劝他们说,什么岗位都要有人干,领导既然把咱放在这个岗位上,那干好工作就是职责所在。“在其位,谋其政,干的就是这活儿,不能因为受点委屈,遇到点危险就退缩。只有用真诚才能打动群众,群众才能信任我们,解开了他们的心结,才能从根本上息诉罢访。”

于是,他给赖在接待大厅不走的人亲手端来饭菜;他把突发心脏病的人亲自送到医院,还垫付了2000块钱的医药费;他给生活没有依靠的上访户,联系乡村护路员的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

左宪海一次次用真心换取了群众的信任和理解。老李签息诉罢访协议的那一天,拉着左宪海的手说:“小左,你是个好人啊,愿意听俺老百姓说话,还帮我们找工作,以前俺老婆还对你又打又骂,现在我们都后悔了。”听完他的话,左宪海的眼睛湿润了,这其中有委屈的释放,有误会的解脱,更多的是体会到老百姓对自己工作认可的喜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