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说字解词论英雄 传承文化看河南
国安求胜利 鲁能不放弃
返璞归真“小人书”
“一剧两星”新政出台
0416沈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说字解词论英雄 传承文化看河南
《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 杨丽萍)作为承载中国汉字文化的节目,《汉字英雄》在4月7日~10日举行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受到了外国同行的大力追捧。昨天下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河南电视台、河南影视家协会主办的“字词河南·底蕴中国:《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30多位节目主创和行业专家对两档节目独辟蹊径的文化表达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与会专家认为:这两档节目引领了文化传承的风气,促进了我国原创电视节目的发展,使传统文化节目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有品位、有市场、有观众的电视节目才能活下来。与会专家认为,作为对民族文化的电视表达,《汉字英雄》和《成语英雄》开创了综艺节目的新时代。两档节目从开播开始,之所以得到了社会各界观众的热爱,一方面在于它们向人们提供了其需要的精神文化享受,引起了观众共鸣,另一方面,节目的趣味性和平民性打通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隔阂,符合大众口味。

娱乐节目长期以来一直称霸荧屏,大多数节目张扬“娱乐至死”、缺乏文化内涵。《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电视节目要想成功,必须具有高区分度和高辨识度,保证其趣味性、功能性和思想性。她说道:“《汉字英雄》《成语英雄》都非常注意对节目内涵的拓展和外延,通过文化真人秀的方式, 融合、借力新媒体扩大传播渠道,将传统文化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进行展现,趣味性十足,也保证了对文化的传播。”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认为:“这两档节目对荧屏上过重的娱乐风气具有一定的净化意义,它们告诉观众,电视节目中的选手不靠外貌、身段、修饰,同样可以得到观众的喜爱,也同样是英雄。”

中国文联副主席赵化勇提出:“长期以来电视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拉观众,想方设法,几乎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没辙了开始引进国外模式。河南卫视坚持原创,制作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特色的节目,开阔了电视节目的思路,引发了传统文化类电视栏目的高潮,非常难得。”

记者手记

追求经典无止境

一首歌、一本书、一句话……每个经典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却能超越时代,以其独特性和典范性得到人们持久不衰的褒扬。

去年,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歌声一片的情况下,河南电视台《成语英雄》和《汉字英雄》横空出世,它们对综艺节目内容和形式另辟蹊径的尝试,为我国电视节目发展提供了新的范本和思路。《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超级演说家》等一系列综艺节目,以汉字、诗词、演说等为主要内容紧随其后,纷纷涌现。在今年的电视舞台上,这类富有文化韵味的节目,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相融合,寓教于乐,无形中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每个时代的人们而言,民族文化的继承有起点,传承无终点。如何使后生之辈传承有序,将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继承好、发扬广?《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好思路。它们对我国原创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电视节目,才有可能超越时代,成为经典。 杨丽萍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