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4版:郑在巨变 郑州制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显示发威 显示中原力量
飞船翱翔太空 刻下郑州烙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飞船翱翔太空 刻下郑州烙印
郑州产品
服务火箭全方位 刻苦攻关
头盔面窗优于美俄
工作人员精雕细琢。
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庆祝“神六”实施任务圆满成功。

□本报记者 刘招

通讯员 崔宁

从“神一”到“神十”、从“嫦娥”到“天宫”,在每一次举世瞩目的航天飞行器发射过程中,郑州的航天电子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地道的“郑州制造”所打造的火箭和飞船的“神经元”、“经脉”、航天服头盔面窗等多项技术,为中国航天贡献出了郑州力量。

神舟飞船

八成电连接器郑州造

“从‘神一’到‘神十’,长征2F火箭60.4%、飞船80%的电连接器都是由我们公司研制生产的。在历次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中,我们的产品做到了万无一失”。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治友充满自豪的如是说。

以“神十”为例,遍布它周身的电连接器,就好比它的 “神经元”,每一个点插针导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型号发射的成败。郑州航天电子以世界前沿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万无一失”的产品质量,在历次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中创下了“零故障”记录。

2011年,神舟八号成功对接,该公司研制生产的Y88电连接器肩负着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对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环节的光荣使命。该技术是“神五”之后确保航天员出舱的“气门闸”和“对接”两大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之一。

舱外航天服相当于一个“小飞船”。航天员身穿这个接近大气层内小环境的航天服进行太空行走。而连接航天员与太空舱之间的电脐带以及航天服背后的背包电缆,可谓是确保航天员与飞船连接的 “生命通道”。该公司研制生产的脐带电缆和背包电缆,在保证产品电路导通的同时,充分考虑宇航员出舱活动的灵活度,通过结构设计攻关,确保了它如胶质“水管”般的“柔”与“韧”,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家空白,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郑州产品

服务火箭全方位

在每一次航天飞行试验中,郑州航天电子研制生产的地面稳压电源、传感器、舱段分离电连接器、火工品电连接器等多项产品提供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据郑治友介绍,以“神十”的运载工具“长征2F”火箭为例,在火箭点火之前,三级火箭之间的连接必须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由该公司研制生产的智能式垂直度调整设备,肩负着判断火箭是否具备良好的起飞状态,决定火箭是否可以进行点火发射的重要使命。就是这发射前的“最后瞄准”,一旦出了问题,势必导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失利。

40多年来,郑州航天电子始终把发展目光瞄准在世界前沿,研制生产的20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航天型号,并一直保持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刻苦攻关

头盔面窗优于美俄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所使用的头盔面窗,是由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研制完成的。

“面窗从设计—实验—生产—检验—试验,到最后通过航天专家的鉴定,历经两年半的时间,直接参与该项目的模具中心科研人员有10多人。”据该项目负责人申长雨介绍,2005年3月8日,郑大模具中心正式接受总装航医所的委托,开始投入该项目的研制工作。这个外观看起来似乎与普通头盔面窗没有多大区别的产品,其难度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 模具中心的10余位科研人员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历经上百次实验,终于将产品提前半年上交到总装备部,部分指标优于美国和俄罗斯的同类产品。

此后,从神七开始,在中国每次飞天中,头盔面窗也成了独有的郑州制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