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生活万象
新书架
名人轶事
随笔
散文
lh4a29
lh4815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散文

秋山行

柴清玉

秋高气爽,山行是吸引人的活动。

郑州周围的山,嵩山、具茨山、浮戏山……都不太高,风景不错,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耐人品味。

好风景,很多并不在远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那一弯静水,汪汪地依偎在山的环抱。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痕,映着山的影、树的影、草的影、云的影、偶然飞过的鸟的影。这时,还映着我们一行的影。

每一处秋水,都是古典的记忆。秋水亦伊山。整个秋天,就这样在沉思中悟道,在相思里贮爱。

岸边,是小道、菜园、庄稼、农舍。那片新浇过水的萝卜青翠欲滴,那一架扁豆硕果累累,田埂边爬来攀去的牵牛花有红色的,还有蓝色的,在秋风中默默地微笑着。

宁静的山野时光,在秋阳的照耀下似乎有些恍惚。人在这样的秋声秋色里信步而行,心中升起一种由内而外的释然,抛却了都市的喧嚣,心身也轻松起来。俯仰秋天,天空像一只清澈的眸子,山亦然,水亦然,大地亦然。每一种生命,都在天地的眼眸里从容自适,悠然静好。

上山是一条石砌的小路,一级一级地向着林莽深处延伸。一径清幽,洞开了漫山遍野的苍翠。草丛中,不时会飞起几只蚂蚱或是什么鸟,调动着你的情绪。

路的两边,有高大挺拔的乔木,还有一丛丛叶子已有些发黄的灌木。那些树木,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只觉得它的叶子,绿蓬蓬地亦如春日,枝丫茂密见不出秋意。阳光从叶子的缝隙里照下来,斑斑点点、层层叠叠。一阵微风吹来,所有的明绿、暗绿、浅绿、明黄、浅黄、褐黄,还有橘红,簌簌作响。向阳的、背阴的、老枯的、新生的,这一山一岭的五颜六色,在微风里摇落出梦境一样的光影和层次。

一路攀行,身边的树,林间的草,我叫得出名字的不多。遥想极远的远古,如此辽阔的草木世界,某一种树木花草被先民们关注,命名,记取,何尝不是草木们前世种下的缘,本无名字的这些自然精华,一旦被人类认识、命名,从此便穿越时空。如兰草,又若桂花,再如车前草、荆芥……它们因为拥有一个名字而拥有了自己的历史。然而,太多太多的草木并不如此幸运。或许,它们还来不及进入人类的视线,人类就失去了给它们命名的心境。

在生命的丰富面前,认知原来如此有限;在生命的丰富面前,认知原来如此狭窄。然而,没有人意识到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是如此粗俗与肤浅。

山路边,时有未名的野花,玉立在秋风里。花朵很小,白色的、黄色的,也有红色的、粉色的、蓝色的。展示着生命的顽强,绽放出生命的绚丽。贴向前,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这些无名的花,或许,这就是她们一生的美丽。她们,开在深山这样的秋日,不求闻达,哪怕有一只秋虫前来拜访,她们都会欣喜的。现在我们来到了她们面前,她们怎不毫无保留地报以微笑。

就像习惯于在人海里寻找熟悉的身影,在山路上,心里总在指认那些熟悉的草木。它们永远都跟儿时的记忆一样开着花,结着果。

看,那一丛丛长着麦穗似的草,我们叫它茅草穗。它的叶边有刺,不小心会割破人的手指。乡亲们说,鲁班发明锯的灵感就是它。

树丛中仍然绿色的一片,是蕨类植物,乡亲们叫蕨菜,春天生出的嫩芽,是美味的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

对面山坡上树的枝头,鲜红的柿子虽然没有人工培植的那么丰硕,也让人望而生津。几棵高大树木的树梢上,挂着不知名的坚果,老乡说去除外面的硬壳,里面的仁粉而甜。

山路很静,听得见自己脚步的回声。满山遍野的秋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无忧无虑地歌唱,那真是天籁之音。或高远悠扬,或低吟浅唱;或起伏错落,或惊悚怪异……这是它们在寒冬前的欢娱。

这些虫子,有些春生而秋死,有些朝生而暮死,它们的生命里甚至没有年,没有月。但是,它们是乐观的,它们因生命而歌唱,因清秋而歌唱,因初凉的时光而歌唱。山崖上,山坡间,那些披着阳光的花朵与树叶,似乎都是凝神而听的耳朵。

恍惚间,耳朵似乎也长成了山间的那一片叶。

站起来的时候,你,就成了一株美丽的菩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