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导 读
光明乳业迁建项目:打造高附加值品牌
探秘百年李记菜刀
今日微话
又到春光灿烂时
统筹城乡共“升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大考察团到新郑考察
春季人才劳动力招聘会及元宵节群众文化展演举行
新郑市对重型货车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探秘百年李记菜刀

探秘百年李记菜刀

新郑市洧水南岸梨河镇北三里岗村的李记菜刀,历经一个多世纪五代人的不懈努力与传承创新,至今依然闻名遐迩,长盛不衰。三里岗这个普通村庄也以其独特的菜刀文化向世人散发着耀眼的魅力。昨日,记者实地寻访了具有百年积淀的李记菜刀文化。

从新郑南关双洎河大桥朝南走没多远,记者便看到路东有一个绿树掩映的土岗,依稀能看到岗上散落的住户。“这里离县城三里路,又是土岗,便得了三里岗这个村名。”村支书高喜民指着进村的一条小路告诉记者,“往东走百十米,就是李记菜刀传承人李留柱的家庭式手工作坊。也是因为有了李记菜刀,咱三里岗村在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名气的。”

一进李留柱家大门,风箱、砧子、火钳子、锤子、抢刀、锉子等各种制刀工具便映入眼帘,这些工具厚重而陈旧,件件身上都写满了故事。李留柱这个朴实的47岁农家汉子告诉记者,“我做菜刀都30多年了,是第五代传人。祖上做菜刀的历史能考证来,是从曾祖父李文祥(1845~1918)开始。在1907年祖辈定居三里岗冯庄村之前,我家的李记菜刀就已美名远扬。为了和市面上普通菜刀区分开,凡是我们家族制作的菜刀都打印有两个李字,所以也被称为双李菜刀。”

李留柱还告诉记者,李记菜刀之所以能传承100多年,靠的是质量和信誉。菜刀分大中小三个型号,纯手工制作的鱼肚状刀身前薄后厚、美观轻巧、光亮锋利、韧而不脆、刚柔适中、经久耐用,具有前切、中片、后剁骨、背轧肉泥、把捣蒜等功能。使用寿命为30到50年,是普通菜刀的3到5倍。这也促成了“不上集、不赶会、用户上门催”的销售模式。

精良的传统锻打技艺和复杂严格的制作流程,是李记菜刀脱颖而出传承百年的秘诀。李留柱告诉记者,卖刀卖的是功夫。每一把刀,不经过锻打刀坯、拉条、破槽、夹钢、冷锻、淬火、抢光、锻打、截把、抛光、铆刀把等前前后后30多道工序是做不成的,光是校直就要三四遍。说到底,每把菜刀不打够万把锤是不会成的。最关键的环节是淬火。淬火到不到位,是一把菜刀好与坏的关键所在。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扬长补短、改良创新,李记菜刀才得以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李留柱在继承父辈优良技术的同时,还大胆采用现代技术,改进淬火方法,引进碳钢与不锈钢技术,彻底攻破菜刀不生锈这一大难题,同时实现夹钢、熟火、淬火工序单人操作完成,大大提高了制刀效率。

过硬的质量和良好信誉,也让李记菜刀一直以来都是手工菜刀行业中的领跑者。“新郑三里岗李记菜刀”也因此名扬省内外,走出新郑及周边的长葛、禹州等地,并在开封和郑州牢牢站稳脚跟,后来还远销到江浙乃至美国、新加坡等地。2008年李记菜刀被郑州市政府公布为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0年3月李留柱的伯父和父亲也由此获得“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李留柱本人也于去年3月获“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王保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