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郑报融媒记者 刘伟平 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 县(市)区委书记访谈 核心提示 郡县治,天下安。 县(市)区、开发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县(市)区、开发区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历史基础,要顺应群众的发展期盼,要符合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市对本区域的发展定位。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也相继举行。省会郑州所辖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会议精神,谋划了怎样的发展蓝图?推出了怎样的发展措施和惠民之举?即日起,郑报融媒推出大型全媒体报道“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县(市)区委书记访谈”,今日刊发二七区篇。 近日,2016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二七区一举拿下三个“百强区”称号。其中,综合实力百强区、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三年入选;“创新创业”百强区是今年首次设立,二七区位列第50位,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调研基地”。 二七区委书记陈红民接受郑报融媒专访时表示,二七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市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为总要求,发挥作用、厚植优势,加快老城区、新城区、田园区“三区融合”,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三个二七”,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域城镇化、基本实现现代化“三个率先”,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光添彩。 陈红民介绍说,未来,二七区将围绕“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聚焦“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持续增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品牌效应、城区辐射效应,实现综合实力在全国市辖区百强中大幅跃升,发展竞争力迈入中部城市市辖区第一方阵,城镇化率、现代化率稳步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二七区生态资源丰富,拥有30里樱桃沟、10万亩生态涵养林、近6000亩的尖岗水库水面。陈红民表示,二七区将发挥这一优势,坚持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加快老城区、新城区、田园区“三区融合”发展。将加快南水北调运河两侧4200亩、田园小镇5000亩、郑登快速1800亩、贾鲁河两侧1200亩、绕城高速两侧5000亩的绿化,预计到2018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1.3%、36.5%、12.1平方米。 其中,田园小镇是二七区主动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是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的重要抓手,按照“一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五年大变样” 的总目标,以培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旅游小镇、足球小镇、禅意小镇和健康小镇的开发建设,力争到明年7月1日建成两个、国庆节前建成两个。 今年5月13日全区助残日活动上,二七区首次提出打造“温暖二七”,并在区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确立了“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的远景目标。在“郑州慈善日”开展了“温暖二七、让爱传递”慈善捐赠活动,善款2600万元,历年最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陈红民表示,接下来,全区将实施增收富民、科技利民、教育惠民、卫生健民、文化育民、服务益民、就业安民、保障亲民、宜居乐民、安全保民“十大惠民工程”,打造一个“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温情、充满爱心、充满正能量”的温暖二七。 (相关报道见5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