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李树建中华美德 三部曲唱响天津
豫剧,书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姚晨马伊琍诠释坚韧母爱
《我是检察官》定档9月20日
不应通过影视剧学历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近代史研究者谭伯牛——
不应通过影视剧学历史

本报记者 杨丽萍 文/图

近期热播的影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让不少观众心生困惑,为何同一位历史人物在两部剧中的性格、地位、作为迥然不同?影视剧是否该尊重历史事实?宫廷剧热播是“历史热”的表现吗?带着这些问题,昨日下午,记者在松社书店采访了知名近代史研究者谭伯牛。

“影视剧是文艺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物、情节来吸引观众,跟历史本就是两码事,我们没法用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去要求它。”谭伯牛认为,影视剧只要故事讲得好、画面好看、歌好听,就完成了它的文艺属性,人们本就不应该通过影视剧去学习历史,所以他并不赞同一些“影视剧不尊重历史”的说法。“当然影视剧和历史都需要想象力,但应该建立在对历史环境下事实、制度、时代背景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坐在家里看了点影视剧就开始想象。”

谭伯牛长期致力于研究清史,先后出版《战天京》《天下残局》《湘军崛起》等多部著作。此次来郑,谭伯牛带着最新修订的《湘军崛起》,为绿城读者分享了湘军拼搏、崛起的故事。

谈及时隔十年再次修订《湘军崛起》的缘由,谭伯牛坦承2009年初版的《湘军崛起》语言表达稍欠火候,存在一些叙述和逻辑上的纰漏,此次修订不仅在语言表达和历史事实上有所修饰、改正,还增补了许多史料,从最初的近46万字删减到了39万字,修订幅度比较大。

《湘军崛起》一书提出并解答了一些湘军史上绕不开的问题,譬如湘军转战南北,前后期的领袖有什么风格上的差异;胡林翼、曾国藩的独特风格对湘军有何影响等,上述所谓的“揭秘”,是考验一位严肃的史学作家搜罗史料和分析能力的关键。同时,谭伯牛也通过事实和合理的逻辑推理来澄清一些个人的逸事流言以及重要事件,附加详细考证,将真相一一揭示,以此为有兴趣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参考。

每个做历史研究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方法,谭伯牛也不例外。在尊崇“游于艺”的他看来,历史研究很难做到绝对客观,但人们可以把控好主观因素,尽其所能把应该弄清楚的细节、人物背景等知识基础做得扎实一点。在采访最后,谭伯牛建议想要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先从兴趣入手,“研究历史开心最重要,如果没有特殊的兴趣,很难把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完整看一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