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舌尖上的百味变迁
故人西辞黄鹤楼(书法) 王胜泉
颜色的抒情
醂柿子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启事
伏牛之秋(国画) 许来广
鹿院坪写意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舌尖上的百味变迁

♣ 李阳波

1978年初,我已上小学,跟随父亲到单位去玩,有一次中饭便是由番茄秆、玉米秆、山芋藤混合在一起糅合做成的代食品馍馍。用餐后叔父还吟了一首打油诗:“今天吃馍馍,大家笑开颜;渴望多少日,伙食大改善。馍馍端上桌,你我互谦让;拿在手中看,类似马粪状。送进嘴里尝,怪味满口腔;一口咬过后,二口嘴难张。狠心咬三口,呕吐倒胃肠;感谢造物主,有此大犒赏。”然而,在农民眼里,能有这样的代食品馍馍果腹已经很不错了,不少农民家只能以代食品糊糊充饥。

这种“饭文化”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认为是天方夜谭,然而这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吃饭的情况虽大有好转,但吃不饱的局面却还是难以改善,我当民办教师的公社由于田里盐碱重,只能长玉米、山芋等杂粮,且收成差,农民中午能吃上一顿玉米粗糁儿掺和胡萝卜、山芋煮成的饭就已经不容易了,很多时候都是喝胡萝卜缨子玉米糁儿粥。就是过年也未必能吃上白米饭。只有来了贵宾,农户才舍得从自己珍藏的米罈子里挖出一点小米招待客人。一次,我所寄居的房东家毛脚女婿上门,满以为房东李大娘能煮上一锅白米饭,谁知会过日子的李大娘只是一半米一半玉米糁儿煮成了“杂交饭”。事后,我们笑李大娘吝啬,舍不得给女婿吃好的,李大娘却神情严肃地说,等成为正式女婿再给他吃白米饭不迟。

那时,农村干部最喜欢到县城开三级干部会(指生产队、大队和公社三级干部),因为开会的这几天可以放开肚子吃,虽然伙食很简单,大多是自行烧煮的玉米糁子饭、青菜烧豆腐、咸菜汤之类,但开会代表都吃得如狼似虎,人人都要到饭菜填到“喉咙口”,这才很不情愿地放下碗筷。

而普通农民最盼的就是村里有人家娶亲。因为在婚宴上不但可以吃饱,还可以斗饭。那时因用红薯酿成的瓜干酒很是紧张,加之菜肴又简单,客人们都很自觉,概不闹酒,留下兴头斗饭。庄户人家由于干的是体力活,加之平常很少沾油腥,因而胃容量很是惊人,一般身材的汉子,吃上三碗饭是很平常的事;而那体壮如牛的汉子吃上四五碗饭更不在话下。我曾荣幸地出席过一户人家的婚宴,吃饭根本斗不过“农民老大哥”,两碗饭下肚便退下来当看客,而那些饭量大的壮汉也未必能笑到最后,记得当时的全场冠军就被一个驼背的老者获得,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竟吞下了七大碗玉米糁子饭,最后打着嗝翻着白眼在别人的搀扶下离开了桌子。让人很是叹服他的胃张力。

到了80年代中期后,人们开始进入温饱。这时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两三年,农民们种粮的劲头被调动起来,土壤改良有了根本好转,水稻种植也已全面开花,米饭终于被端上了普通农民的饭桌,但也仅仅是能吃饱而已,吃好还谈不上。

进入90年代中期后,吃饭这个曾经令无数国人头痛的头等大事,已不再让人头痛,全国各地相继取消了粮票,城镇人口定量糖油供应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糖油全部放开供应,农民家中也有了余粮,已经打算奔小康了。

新世纪的阳光普照大地后,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开始为吃好而劳神,那粗糙的小米早已不见踪影,白花花的大米还要好中选优,鸡鸭鱼肉对人们来说是平常的家常菜,大家都在讲究吃得营养,吃得有味,吃得健康。

渐渐,人们又不再满足单一的大米饭,而是变换法儿将饭与菜肴一起炒着吃,什么蛋炒饭、咖喱炒饭、榨菜肉丝炒饭、金华火腿炒饭、什锦炒饭、香菇炒饭、腊鸡炒饭、菠萝炒饭、生菜牛肉炒饭、扬州炒饭、台湾炒饭、日本炒饭、泰国凤梨炒饭、西班牙海鲜炒饭、意大利墨鱼炒饭,等等,等等,不时上桌亮相、展示丰富多彩的饭文化,调动人们的口味。

可奇怪的是,人们的肚子突然变小了。就拿我家来说吧,过去平均每个人需要30斤大米,现在呢,买30斤大米,够三口人吃上一个月,乍听有些纳闷,可细想就释然了。过去是单吃饭,现在呢,是先喝酒吃菜,这么多菜肴下肚,哪来的容量吃饭啊。家庭也罢,煮一电饭煲饭可以盛起来放到冰箱里慢慢吃,可惜的是那酒楼餐馆的宴席,最后上的“主食”大多无人赏光,客人走后,它们也就进入泔水桶。

想想以前为吃饭恐慌,看看现在餐馆里雪白的大米饭、面条等进了猪的肚肠,我这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觉得人们在富裕了的今天,似乎又失去了些什么。于是,想到了写这篇“饭文化里看变迁”,让人们重温一下过去填不饱肚子的岁月时光,好好领悟一下“饭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