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向我市交办第十六批群众举报件
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入海》精彩上演
研究部署经济运行重点工作
推动代表建议办理提质增效 确保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到位
以绣花功夫和匠心精神 大力解决城市管理盲点
打卡郑州文旅地标 感受厚重中原文化
扎实推进教育整顿 打造过硬政法队伍
三件四川珍宝的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入海》精彩上演
多位艺术家点赞黄河文化月

本报讯(记者 成燕)“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昨晚,由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黄河流域舞台艺术精品演出季——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入海》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演出结束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等多位艺术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为黄河文化月活动点赞,为郑州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震撼。

据了解,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入海》由青岛交响乐团和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倾情上演,特邀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执棒,著名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国家大剧院首位驻院歌唱家刘嵩虎、上海歌剧院首席女高音徐晓英、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仁义、青年琵琶演奏家唐嘉敏、著名青年三弦演奏家孙一刚等名家齐聚郑州。演奏曲目有《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

其中,《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全曲共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四个乐章。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融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其史诗般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作曲,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一点点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令人激情澎湃。

听着雄壮的旋律和高亢的歌声响彻剧院上空,众多观众顿感心潮澎湃。“《黄河入海》大型交响合唱拥抱经典、回首过去、相约未来,展现了新时代的美好前景,讴歌了当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是一部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市民张宇认真观看演出后由衷地说。

当演出接近尾声时,全场观众意犹未尽,演出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演出团队又为观众加演了经典歌曲《我的祖国》。待该歌曲演奏完毕,满场观众依然久久不愿离开。在林大叶的指挥下,全体演员与现场观众一同高声唱响《保卫黄河》。在“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嘹亮歌声中,整场演出达到高潮。

“我希望,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今后能继续举办下去,并且希望音乐能在弘扬黄河文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黄河、关于河南、关于郑州的优秀音乐作品。”演出结束后,专程来郑州参加黄河文化月活动的叶小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是第一次举行,带给了大家很多惊喜。黄河文化多彩而厚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此次,除了举办音乐会,黄河文化月活动还陆续推出多场论坛、艺术沙龙、沿黄九省(区)珍宝展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对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厚重历史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此次,我带着黄河上游的合唱团和黄河下游的交响乐团来到黄河中游的郑州演出,为大家献上这样一场歌颂黄河的专题音乐会,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敬仰和热爱。”近期第二次来郑州演出的林大叶说,郑州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让人每次来郑州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黄河文化月活动把整个黄河流域的文化元素集中在郑州生动演绎,通过一个月的展示,将涉及黄河的音乐、美术、文物等所有文化都集中于此,足可见郑州在全国城市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举办这样的大型文化活动是郑州显示城市软实力的最好证明。

青岛交响乐团副团长刘玉霞表示,演出期间,郑州观众表现出很高的文化素质,大家表现出的对音乐的强烈热爱令我们乐团全体团员非常感动。正在举办的黄河文化月活动丰富多彩,对推动黄河沿线城市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副团长李书亮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兰州工作。“此次能回到家乡演出我觉得非常亲切,我们合唱团来了77名团员,大家都说郑州园林绿化、城市管理都非常好。咱们剧场的环境、音效都是一流的,大家都希望以后多来郑州演出。”李书亮告诉记者,黄河文化月活动非常有意义,能来到位于黄河之滨的郑州歌颂黄河,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郑州观众对音乐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令团员们印象深刻。

据悉,今晚,该演出还将在河南艺术中心继续上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