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地这一年,尚学民刚升入初二,平时并不怎么关心时政,更不会想到分地的意义。但他心里确实也想了不少:父亲上班,自己和二弟、妹妹都在上学,三弟才3岁,母亲一个人怎么种地啊? 尚学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最初的耕种也确实存在困难,人力、技术、农具等都是问题。自留地第一次种麦子,除了生产队,农户还没有牲口,犁地都没办法,只能用铁锨掘。尚学民的母亲要把一亩地掘完, 那可是个很大的工程。那一年尚本礼老师刚好调到家门口的联中,便“谋私”了一次,趁一个周六不上课,把他一个班的四五十名学生召集到自留地劳动。初二的学生,也就十三四岁,掘地这活根本就没干过,质量就不用说了。但总算把程序走完了,家里的土肥、专门买的100斤化肥(碳酸氢铵),都埋在了地里。 “扶耧”耩麦子是一项技术活。生产队专门有为数不多的“扶耧”把式。分开干了,各家想各家的办法。尚学民的父亲、三叔体力都很好,但都不会“扶耧”,担心把托人换的“白郑引”小麦种子耩稀了或者稠了,影响产量,便请人帮忙;耩完地,好菜好酒招待一顿。 大家对自留地的耕种都很上心。家里的大粪、猪粪等最好的农家肥都做了底肥,大部分农户每亩地底肥还加了100斤碳酸氢铵。长期“营养不良”的土地,史无前例地“吃”到了足够的养料。这一年,各家各户的小麦长势都比生产队的好,产量创下了历史纪录:亩产平均四五百斤,尚学民家的达到了500斤。仅自留地的小麦, 已经超出了往年生产队分的数量。大家再不争论分地的对错,事实在那放着呢,谁都想获得足够的粮食。 接下来的两三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深入推行。到了1982年, 尚学民家的粮食再也没有短缺过,真正实现了全年“一块面”。正在读高中的尚学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锅里的“糊涂”稠了,丢的红薯少了, 吃的东西也开始丰富起来,烧饼、油条、壮馍及各种肉类、水果等成为普通农家可以吃得起、经常吃的食物。一句话,没有饥饿感了,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随后,万古公社改为万古乡,冢后大队改为冢后村,生产队变成了村民组。 改革开放除了给农村带来了粮食丰收,也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活力, 衣食住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1年,按照国家政策,尚本礼老师得到了两个家属“农转非”的指标,限定为配偶和子女。“农转非”,即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就是“定量户”。这时候, 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粮本基本失去了实质作用,很多人都不在粮管所买面,“定量户”在粮油供应方面的优越性也不存在了。但有一点,只有非农户口才可以招工,成为“集体工”或“全民工”,而且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招和电大、职大、业大、函大、夜大获取大专以上文凭, 还可以直接转干。而农村户口只能凭能力和关系做临时工或农民合同工。 尚本礼老师为女儿、三子办了“农转非”,虽然责任田被收回,但他们拥有了招工、参军复员安排工作等机会,也不担心未来的生活。后来他们都留在了县城工作、生活,彻底离开了土地。 妹妹、三弟“农转非”不久,在乡政府和学校工作的尚学民夫妇也按政策办理了“农转非”。因为渴望跳出“农门”,他们很高兴地把责任田交回了村里。转户口的时候,他们虽然也发了粮本,但一次也没用过。1993年,国家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实行粮食开放政策,所有的粮油食品,可以说应有尽有,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得到,粮本的作用逐渐消失, 成为永远的历史。 现在,尚本礼老师夫人的户口还在农村,她的责任田由次子一家耕种。除了每年种粮的收入,每亩地国家还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这还不算, 国家还投入资金,不让农民拿一分钱,改造农田灌溉管道和电路,提供了充足、便捷的电力、水利保障。中国现代农民,真正开始享受国家的福利。 耕种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不久,传统的犁、耙、耧等农具开始更新换代。牲口也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开始是手扶拖拉机,后来变成四轮拖拉机,犁地、耙地、播种、打场,样样都比牲口又快又好。尤其是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普遍推广,使得曾经像打仗一样紧张、繁重的麦收变得轻松快捷,麦收时间由二三十天变成了两三天。秋收农具也有了大的进步,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等大型机械的应用,也把长达月余的秋收秋种缩短为十天左右。人们的劳动强度得以缓解,繁重的农活变得轻松,更多的劳力从耕作中被解放出来,开始外出打工,农民有了更多的创收途径。 尚本礼老师的次子一家种着6亩多责任田,每年光小麦就能收五六千斤。但他家里并不存粮,比如小麦,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完之后, 直接被粮食收购者收走,在地头就把粮食变成了现金。 如今的乡村,无论是集镇还是村里,遍布了大大小小的超市,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品以及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农民们早已改变了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习惯,也像城市人一样去商场购买了。 第四章 粮食生产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解决全体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粮食生产运动。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中国全面实现小康, 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从“不足温饱”到“吃饱吃好” 2019年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18年增加119亿斤, 增长0.9%。《经济日报》2019年6月24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国饭碗》编者按中写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令世界瞩目,共和国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近14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着中国方案。” 而在1949年之前的数千年中,我国粮食生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农民很多时候都处在饥饿的边缘,“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等祈福语只能是人们难以企及的愿景。即使是被誉为“康乾盛世”的繁荣时期,我国绝大多数人民并没有摆脱忍饥挨饿的苦难处境。乾隆年间, 英国派乔治·马嘎尔尼率领使团访问清朝时,就目睹了底层民众贫穷与忍受饥饿的情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宏杰所著《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就描写了我国古代民众即便在光鲜的“盛世”之下依然面临缺粮的致命窘况。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朝历代,从来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温饱,全国人民一直处在忍饥挨饿的状态,缺粮的恐惧与饥饿的苦难困扰着国人。 1949 年 7 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时任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他的意思很明确:中国的吃饭问题, 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也解决不了。70余年过去了,艾奇逊等人的预言彻底沦为笑谈。 29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