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有幸聆听了王维审教授的《教育研究,从实践智慧到教育主张》讲座,王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怎样做教育研究。本是让大家感到枯燥乏味、可望不可即的教学研究竟变得妙趣横生。王教授讲述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一、思维转变。中国三大名酒的竞争策略,使我懂得作为一名教龄有21年的教师,应该从学习思维转变为科研思维。只有沿着科研思维带来的第二条曲线发展,工作才能越来越轻松、高效。王教授告诉我们:一定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把教育故事写下来,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寻找最佳最优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不断突破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形式转变。在面对学生早恋问题的时候,王教授在班会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绘本故事《两只蛋的爱情》,让同学们深刻体会爱情是什么,巧妙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王教授一直是站在孩子的立场,运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智慧,循循善诱,做孩子人生的领航人,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会不喜欢呢?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我想,王教授是在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用心,用情,把它做到极致。因为教室里坐着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照亮孩子的未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潜心向名师请教,拜师学艺提升自己。我会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提升。我深知,要想成为名师,只能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及教育管理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向自己的名师梦想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惠济区东风路小学 李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