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三向”发力 奏响育人协奏曲
用心做事 用爱育人
“莹莹”微光 照亮成长
品读诗篇:《望天门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向”发力 奏响育人协奏曲
管城回族区班主任队伍建设助推“一体化”大德育
春晓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研讨
创新街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交流
创新街紫荆小学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

本报记者 李 杨

发挥班主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骨干作用,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成为管城回族区教育在 “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为此,在德育工作一体化方针指导下,该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创建“三向”发力品牌特色,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支撑,合纵连横、内外兼修,助推区域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发展形成教育张力 “盟室联动”架构三级培养格局

目前,管城回族区已建成5个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8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和1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培养模式,接力式壮大优秀班主任队伍。区级工作室整合了区域内班主任工作室资源,成立“管城回族区区级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构建起从“全员校本培训”到“共同体骨干引领的区级班主任工作室”,再到“区级班主任工作室联盟”。

据介绍,工作室联盟遵循共建共享原则,其中,春晓小学刘军名班主任工作室在“一体两建三业四绩”发展模式的指导下,2023年整理出版《春晓班主任》系列图书;同时,刘军受邀分别到郑州大学举办的河南省“国培计划”和巩义市青龙山小学、济源市实验小学做讲座,发挥管城回族区区级班主任工作室联盟的互助提升作用。市级工作室培养采用“1+N” 的方式,由工作室主持人引领下的专家团队跟进一对一指导,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创设富有区域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着力探索完备的管城德育评价模式。省级工作室培养由区域构建 “5+4”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五大板块培训内容:人文素养、通识理论、自主成长、专题能力、课题研究,借助“培训—研习—集训—比赛”四大途径引领班主任综合能力发展,从而实现名班主任工作室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

近年来,该区在班主任培养方面成绩显著。2023年4月,创新街小学(澜湾校区)王珂新荣获第六届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小学组一等奖。在2023年的河南省优秀班主任评选中,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史海娟、南学街小学张荷获得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在2022年的河南省优秀班主任评选中,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郭勇、南学街小学刘广勇、春晓小学刘军获得河南省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在郑州市第三届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中,刘广勇、刘军和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法经纬获此殊荣。

内向提升增强自身实力

聚焦“鼎美”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管城回族区注重以课程内涵建设为基础构建“五育并举”的“鼎美”课程体系,进行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依托思政课,尤其是初中思政课班主任队伍和德育团队实施课程思政与一体化思政课程,着力推进小初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活动,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建立标准引领机制,落实专业指导机制,健全展示交流机制,通过两个学段教师的课例研究活动提升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实施德育一体化的融合过程中,该区注重教育目标一体化、德育内容一体化、教育方式一体化、评价的多元性一体化,分小学和初中学段探索出六年一贯和三年一贯的德育评价机制。

由于学生的成长与现实生活世界的不可分割性,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从真实的生活世界选择、提炼相关知识内容,实现“知识-人-活动”的统一。推动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必须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设计课程框架,丰盈课程内涵。该区学校持续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有效的德育经验。此外,该区注重依托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强化德育队伍能力建设,挖掘商城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抓实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行养成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课堂内外、学校家庭社区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德育引领全面发展。

外向联动迸发无穷潜力

“校家社”共同体协同拓宽育人路径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管城回族区形成了助力“双减”纵深推进的“1+3+N”管城模式,“1”即以减负提质为中心,“3”即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以社会资源为补充,“N”指为使“双减”落地,推进校家社三方面工作的多种配套方案,形成了高质量的校家社课程体系、序列化的育人活动体系、指向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2023年11月,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郭勇以《协同育人齐发力,全员参与促成长》为主题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汇报荣获首届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展示活动中学组二等奖。2023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首批河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拟认定名单的公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四所学校入围“首批河南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学校”。

在促使协同育人序列化,提升育人向心力方面,管城回族区着力打造“五环行动”项目,在各校以班主任为核心、协同全员导师团队、联动学生家长,建立“大环-中环-内环-交环-密环”五环相扣的闭环体系:“大环”集体群聊,以班主任为主要行动角色,加强师生伙伴的沟通;“中环”个性对聊,以导师为主要行动角色,加强导师与学生的沟通;“内环”亲子畅聊,以家长为主要行动角色,加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交环”好友互聊,以学生为主要行动角色,加强同学、同伴之间的沟通;“密环”树洞密聊,以心理教师为主要行动角色,加强个别需求的疏导。

在校社联动资源共享方面,管城回族区阳光实验小学在办学过程中以新时代德育要求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挖掘雷锋精神的育人内涵,力求培养能为社会奉献的学生,逐步探索出一条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工作新思路,形成“榜样的力量”核心文化理念,确立了“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学校的理念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回应,在学生中产生了持续的、良好的影响。

在加强协同育人精准化,提升育人保障力方面,管城回族区教育局指导学校完善协同育人制度与监督机制,充分整合辖区校外青少年活动场馆资源,形成管城回族区校外教育资源库,依托28家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遴选一批有公益心、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党员、退休教师、行业标兵、非遗传人等组成管城回族区志愿者团队,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补充到学校育人队伍中去。管城回族区本着“鼎美教育”的教育哲学,在校家社共育中构建校本化、层次化、进阶化、特色化的共育课程,开展一系列校家社协同共育活动,高质量推进育人共同体的构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