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 莹 熟悉蔡寞琰的读者都知道,他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五岁失怙,家徒四壁,做过泥瓦匠,险些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也有很多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一个人历经伤害却始终勇敢,饱受磨难却心怀希望,以文字呈现美好与良善、坚韧与希望。直到他写出了《虎溪山下》的故事。 在书中,蔡寞琰凭借家族日记、信件和长辈口述,还原了曾祖父德秀和三位夫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德秀虽出身富家,却有感于国难当头,不愿安稳消磨一生。他早年抗婚离家,成为湖南第一批新学师范生,后又学医,投身革命事业。在四川署理县政时,他断冤案、剿山匪、禁烟,努力维持治下的公理与法治。 战争、疫病、社会动荡接踵而至,书中人物面临着生活的重重磨难。德秀的三位夫人如同时代洪流中的微光,即便身处困境,依旧以各自的方式顽强地绽放光芒。这样的家族故事,并非来自名门望族的辉煌,而是普通人家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坚实脚印,虽没有被史书记载,却散发着平凡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坚守,展现着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生生不息的美好与坚韧。 蔡寞琰一向善于以温柔细腻的笔触,书写底层女性不被看见的伤痛与苦难,在本书中,他深情记录了许多个家族中被隐没的伟大女性。这些无名的普通女性,是旧时代最早的女性主义者:大婆婆李聪明,得不到丈夫的爱,便倔强地守着豆腐摊,卖一辈子豆腐,独立撑起一个家,只求赢得他的尊重。身世飘零的丫鬟刘素贞,在爱人感召下投身革命,付出生命亦无憾无悔。她对爱人说:“我没有一天不想成为你的妻子,但更想先做好自己。”敢爱敢恨的张婉英,为爱远赴千里,在虎溪山下建医馆、开女科,成为旧时代最早的女性主义者,最终与爱人携手一生。她们本没有名字,因为爱上一个人,有了名字,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