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被骂死的明朝
张之洞蛮办钢铁厂
替明朝人晒收入
给春天让条道
让对手为你做广告
故宫怎样收回国宝
狗肉随想
大官怕小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替明朝人晒收入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2  来源: 郑州日报  
  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

  古代大部分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他们使用的都是“钱”,即铜板。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的老爸给他儿子零花钱银钞:“都是十万两一张的,省着点花啊。”绝对是非常夸张的说法。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一下白银与现在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就相当于人民币660.8元。你在专卖店花3000多元人民币买了一件名牌西服,也不过是花了五两银子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明朝人的工资水平:

  柴薪皂隶:明朝的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派给当官的跟班,买柴烧水、干杂活,就叫做柴薪皂隶。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他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夫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看起来七品县官45两白银跟马夫40两白银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务员工资真的是很低的,历朝历代中明代公务员工资收入算少了。但是县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且笔墨费都是固定按两算由国家拨给,还有多余。马夫就没有那些好处了。

  学生: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不过还能给点鱼肉油盐。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作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三言二拍》故事《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

  屠夫:《儒林外史》中,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穷秀才范进说,“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一天一钱银子,一月3两,一年有36两,看来杀猪的收入直逼马夫了。约23789元。

  农民:明朝政府规定,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设古代耕种水平低只及现代的1/2或2/3,那么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15750元,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7875元,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明朝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来,几年里盖个优质砖瓦四合院不成问题。

  摘自《新人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