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健康周刊
3  4  
PDF 版
“三座大山”拷问记者健康
晒出冬日健康
怀孕后 能看电视、打电脑吗
初冬防寒勤添衣
用1根绳 将赘肉“绳之以法”
探讨骨科技术新发展 全国骨科学术大会在郑落幕
市一院护士长竞聘上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工作压力大 生物钟紊乱 饮食不规律
“三座大山”拷问记者健康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5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郑 磊

  11月8日是第八个中国记者节有关专家指出,当今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新闻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常年熬夜、不能定时进食、生活无规律,致使近七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另据有关机构新鲜出炉的“健康透支十大行业”排行榜透露,媒体记者、编辑排名第三。

  生活无规律

  睡眠透支严重

  小强是省会一家都市报的记者,经常写稿子到凌晨1点,又累又困,可一躺上床又睡意全无,翻来覆去经常要折腾近1个小时才能迷迷糊糊地睡着。有时候五点钟左右就醒,再也难睡踏实。另外,多梦、起夜频繁,也是他常出现的问题。

  据一项全国的记者调查统计显示,20%的记者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90%的记者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许多记者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熬夜加班,在记者眼里成了一件“正常”的事,久而久之,熬夜使得睡眠严重透支。

  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专家提醒:身体和大脑都要完全进入睡眠状态才能保证睡眠质量,睡前1至2小时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睡前喝一杯牛奶,听一段舒缓的轻音乐,都可以帮助促进睡眠质量。记者要注意调节,劳逸结合,保证生活作息规律,最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请医生指导克服失眠。

  三餐不定时

  易犯老胃病

  工作三年的记者小吴讲,“我工作三年来记忆中就没怎么吃过早餐,都是早中餐合并一起吃。”久而久之,小吴演变成不到中午12时不会有胃口,晚餐也顺延变成了“午餐”,一般是下午5时赶稿期间匆忙吃个简单的工作餐,然后下班后约9时,约上三五同事吃完消夜再回家,导致身体越来越差,最近经常犯胃病。

  专家指出,像小吴这样的记者不在少数,他们没有早起吃早餐的习惯,这完全打破了人体天然的胃部正常消化活动节律,容易诱发胃病。人的胃经过一整夜的人体内部消耗,早晨不进食会导致胃黏膜的自我消化;随后直接进食午餐,一饥一饱,不仅使胃的消化能力难以承受,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还可能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而晚上先后进食晚餐和夜宵,会使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从而诱发形成溃疡。

  改变作息时间是调整饮食习惯的最好办法。长时间不吃早餐,突然早起坐在桌前难免提不起胃口,这时必须强迫自己吃,坚持下来慢慢就可以扭转。尽可能不找职业借口“颠覆”贴近自然传统的合理饮食与生活规律,是媒体人需要重视的。

  另外一些记者习惯于写稿时吸烟、喝浓茶等。专家表示,这些习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记者产生灵感,但这对于人的胃肠道日积月累的伤害不容忽视:烟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容易破坏胃肠的正常活动,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得胃黏膜受到伤害。同样,咖啡、浓茶都能导致胃黏膜缺血,使胃黏膜的保护功能破坏,而导致胃溃疡的形成。

  少抽烟少喝酒,减少进食咖啡次数或浓度、少吃辣椒、醋等刺激性食品等都是胃肠道疾病“高发”人群——媒体人士应该注意的。类似绿茶就是“折中”类饮料,含少量咖啡因又能对抗电脑辐射。

  记者编辑

  是颈椎病高发人群

  颈椎病本是多见于40多岁以上中老年人的骨科疾病,但临床发现不少记者、编辑也多发该病,记者、编辑们在办公室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引起颈部关节囊、韧带等松弛乏力,加快了颈椎的退变。夏天空调的冷气长时间开放以后,不良的冷风刺激容易导致脊椎动脉供血不足,一旦此状态没有及时纠正,极易引起“微血栓”,造成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从而导致颈肩部酸痛,头颈活动受限制。另外,记者长时间专注赶稿静坐不动,会加快颈椎退化过程,引发颈型颈椎病。

  为此,专家表示,脑力体力双重高强度劳动的媒体记者更需要相匹配的运动锻炼以缓解身体紧张,可以在工作间隙选择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操”,如双手十指交叉合拢置于枕颈部,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10秒钟左右,连续3~5次就能改善颈部酸痛或肩背、上肢放射痛等症状。除此之外,纠正或改变工作中不良姿势、调整合适的台椅高度非常重要,定期改变头颈部的姿势,用电脑一小时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既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维持身心健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