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观 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大学卖地
“网络问政”的作用及其限度
观点速递
在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干部的思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观点速递
重视劳动法的经济功能 行政收费的基本原则如何评价党内民主研究

温和的司法能动主义

吴丙新在《山东大学学报》撰文认为,如何在坚持传统法治精神基本内核的前提下发挥职业法律人尤其是职业法官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刑法的正义性价值,已成为现代法治所追求的目标,温和的司法能动主义恰恰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倡导刑事司法中的能动主义的必要性大体上可包括如下诸端:有利于实现法官的精英化;是弥补事实与规范之间裂缝的可能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实体正义;将对法官起到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并因此可能决定了法律适用的最后结果。刑事司法的能动主义与罪刑法定主义之间的冲突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调和。只有坚持刑事司法上的能动主义,才可能使一种更关注法律适用社会效果的实用主义刑法观得以实现。而倡导实用主义刑法观的理由在于,法律的任务即在于解决纠纷,一个声称公正的判决如果不能获得对该案件审理表示关注的大多数听众的理解,这个判决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判决,尽管该判决在合法性上也许并无瑕疵。这一判断的最终根据在于如何实现对法律文本的合法性与妥当性解释以在个案中实现具体的正义,此乃刑事司法的终极任务。

重视劳动法的经济功能

何平、粟瑜在《法商研究》撰文指出,劳动法属于社会法。作为社会法的劳动法,在其功能结构中,以保护劳动者、协调劳动关系、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功能,当然处于突出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功能并非劳动法的唯一功能。以配置和开发劳动力资源、拉动经济增长、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功能,也是劳动法的重要功能。我们不应当因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只关注其社会功能,而忽视其经济功能。我国现阶段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和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市场化环境,“强资本、弱劳工”的劳动关系格局,经济发展优先而社会发展滞后所形成的经济和社会断裂的趋向,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此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法社会功能的需求尤为强烈,官方和民间、实务界和学术界当然对劳动法的社会功能都特别重视;与此同时,劳动法的经济功能却因此而一度被忽视,以致对劳动法产生了许多误解或片面解读,这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后关于如何制定和实施《劳动合同法》的争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行政收费的基本原则

陈小燕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撰文认为,行政收费问题繁多,解决问题的对策需要先确定行政收费的基本原则,从整体的高度有一个原则性的把握。一是合法性原则。解决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完善行政收费制度,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合法性原则,即在完善行政收费制度的过程中,其制度的设定,收费过程的实施都要合法,这其中主要是要遵守宪法中的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以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收费要依法进行,首先,行政收费的设定要依法进行。其次,进行相应的行政收费也要依法进行,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明文规定实施某一行政行为可以收费的,才能收费,收费只能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进行收取,不能在公布的法定项目范围以外,巧立名目,擅自增加或者修改收费项目,也不能在公布的标准以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行政收费应当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违反程序收费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拒绝交费;强制收费的,应当得到应有的救济。二是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收费存在的问题,完善行政收费制度还要遵循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行政收费应当由受益者负担相应的费用上。

如何评价党内民主研究

王维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民主建设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因此,党内民主的理论研究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些年来,关于党内民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学者强调,发展党内民主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不仅有社会因素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党内民主具有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成熟条件。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又是超大型政党,处于中国政治的核心地位。②党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其改革的重心所涉及的层面较窄,暂时不会触动国家和社会全局,能够避免可能引起的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失控。③发展党内民主,符合自上而下的改革机制。要充分估计现实中的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科学理解和处理好党内民主与“四个服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从而使党内民主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有学者强调,加强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环就在于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在完善候选人提名、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等方面取得进展,以此来保障党内民主得以实现,使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在我们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为中国民主化提供了一系列有利条件,民间社团逐渐兴起,中等收入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法制建设不断进步,执政党的权威合法性不断增长。这些条件为我们加快社会民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无论是党外民主路径、基层民主路径,还是党内民主路径,都有其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党内民主论是知识分子学者中为探索中国实现民主的具体路径而提出的,在尊重执政党的现存权威合法性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党内民主化改革而实现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政治主张。虽然以上三种路径均有其不同的优势和困难,但这只是为了便于研究所作的理论抽象,现实生活中民主制度的创新很可能是多种路径的结合,只要从最基本的民主制度创新起步,渐进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