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感悟阅读
黄帝避暑宫
文化资讯
小编带你游故里
渔夫子的传说
“百戏下乡”
唱活群众文化
墙壁穿上“文化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戏下乡”
唱活群众文化

“百戏下乡”

唱活群众文化

本报记者 李佳浩 通讯员 高俊芳

8月19日,虽然天空中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天气有些微凉,可新郑市龙王乡的一些群众还是三五成群地向该乡铁李村走去。莫非那里有什么稀罕事?跟随着人流,记者来到了铁李村,只见一台大型流动舞台车静静地停在那里,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时间搭建舞台。忙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新郑市豫剧团“百戏下乡”的演出现场,他们正在做着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电视、电脑等娱乐设施也都备齐了,不过还是对戏有种难舍的感情。”村民李建国乐呵呵地说。旁边一位穿着雨衣的村民也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这唱戏啊,一般的票友、‘小剧团’也能唱上个一两段,但是听着总是不过瘾,还是咱新郑市豫剧团这戏听着得劲儿,不光演员专业,看那行头、那灯光,这才是唱戏嘛!”

记者在现场看到,冒雨前来听戏的不仅有年过花甲的老戏迷,还有一些年轻戏迷,顿时心生疑问,都说年轻人对戏曲不怎么感兴趣,怎么还会有人冒雨来听戏呢?村民李壮解开了记者的疑问:“以前听戏总是觉得节奏太慢,不适应,后来完整地听过一场以后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尤其演员表演到位、唱功专业,韵味十足。另外小时候总是跟着大人听这种舞台戏,现在这样的场景又重现了,难得有机会重温一下当年的感觉!”

该团团长曹敏介绍说,今年是剧团第四年响应新郑市政府号召进行“百戏下乡”演出活动,凭借先进的设备、专业的演出,新郑市豫剧团为该市群众贡献出了《追鱼》、《青蛇传》、《程缨救孤》、《丑嫂》、《小二黑结婚》等优秀剧目,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我们要精心演出,让他们尽情地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看到群众看戏时的认真劲,我们唱戏也有劲头了。”刚刚从舞台上走下来的演员李思维高兴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