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价格改革要让大多数人获益
靠公民抓拍不如靠制度发力
审计风暴不能止于整改
假如当年禁止报道“周久耕”
高考预录取禁令
执行前景不乐观
铁道部高价宣传片
何以未达宣传效果
立法保护救护车
优先权的期待
温州一派出所被曝收“平安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审计风暴不能止于整改

中科院以项目名义发放近亿元福利,铁道部违规花1850万拍宣传片,农业部干部违规持下属公司股票,商务部6000万元项目未公开招标……近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多个中央部门“中招”,涉及金额40多亿元。

仔细阅读这份数百页的审计报告,对问题的描述具体而详尽,被审查部委依次编号罗列,审查出的预算执行与财政收支各种问题,有日期,有数字,有事实,有处理情况和政策建议,但相较于翔实的问题清单,被审查的50个部委的处理办法不但只有寥寥数语,而且几乎是千篇一律,“高度重视、积极整改”成为各部委的标准应对答案。与往年一样,看似猛烈的审计风暴,遇到“整改”,似乎就到此为止,画上了句号。

审计风暴息于“整改”,不能不说是当前审计监督的一大缺憾。尽管审计报告指出发现问题的单位都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但一些部委年年整改年年上榜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个种原因,耐人寻味。实事求是地说,其中有些属于当前预算制度本身的问题,如预算年度是从1月份开始,但预算草案批准要等到3月份的人大开幕,其间三四个月处于先花钱后批准的灰色地带,再如一些部委的额外收支未申报,这些预算外收入是我国财政制度长期以来的老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这些都有赖于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正如审计长刘家义指出,屡查屡犯说明问题不是个案,而是制度性的问题,要靠改革体制来解决。

然而,如同不能把个别人的腐败堕落归咎给体制,强调制度缺陷也不能成为一些被审计对象年年上榜的借口。某种程度上来说,被审计单位之所以屡查屡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问责的板子打轻了。报告中揭露的问题,不仅有财务制度上的违规违纪和部门利益问题,其中有些对国有资产的侵占和挪用,更涉嫌违法,需要司法调查的介入。审计署今年声称向有关部门移送违法违规与经济犯罪112起,这些案件最终会如何处理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根据南方周末早年调查,纪检部门对审计机关移交案件的处理率低于40%,司法机关的处理率也只有50%左右,如此之低且并未公开的案件处理,使得审计风暴之后的问责多数打了“哑炮”,很难起到对违法违纪现象的震慑作用。

在当前审计体制下,审计署属于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审计风暴能否变为问责风暴,审计部门自己说了不算。打破审计整改、再审计再整改的循环,必须在制度设计上把审计监督与行政监察、行政问责结合起来,让司法部门接过审计署的棒,在行政问责与法律追究上动真格,问责风暴才能刮得起来。 卢 伟

审计风暴不能止于整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