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感化未遂
“元芳体”意在追问事实真相
反对异地高考是保利益而非争权益
不要失掉改革调整的
灵敏度
教育基金遭遇“零捐助”
让谁尴尬
《新闻联播》播寻人启事的
人本价值
接送孩子上下学
是种民生尴尬
“干部辛苦”
如何化为“人民幸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干部辛苦”
如何化为“人民幸福”

“干部辛苦”

如何化为“人民幸福”

据报道,2011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结合县乡换届考察,探索实施干部“辛苦指数”测评,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大任务、重要工作中苦干实干,以干部“辛苦指数”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测评干部“辛苦指数”,并与人民“幸福指数”捆绑,回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官念,其心可嘉。为官之道,在于为民,以干部之辛苦,增人民之福祉,其诚堪赞。至于干部“辛苦指数”与人民“幸福指数”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若说,古代的“民本思想”、“水舟理论”,官员为民众谋福利是一种道义,那么,现代行政学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干部为人民是一种责任。无论是道义,还是责任,干部“辛苦指数”与人民“幸福指数”确实高度相关。大义上,社会发展,官民共享,幸福你我,不分官民;细节上,两者还是有别的,人民话语权越大、生活越幸福,干部的自由空间越狭窄、工作越辛苦。换言之,人民的“幸福”必然是建立在干部的“辛苦”之上。

反过来,干部越辛苦,是否意味着人民越幸福,即“吾貌虽瘦”则“天下必肥”?倒也未必,干部辛苦并非人民幸福的充分条件。老实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干部辛苦程度自称“第二”,无人谁敢称“第一”,尤其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连周末正常休息也难有保障。那么,公众“幸福指数”有否水涨船高?只因“干部辛苦”欲转化为“人民幸福”,还有若干决定因素,譬如工作方法、效率、方向等。

假如,干部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为人民想为,与人民同心同德,那么“干部辛苦”就会最大程度转化为“人民幸福”;倘若,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对,效率不高,说的是空话,耍的是花枪,如文山会海,那么,干部再累也与人民幸福关系不大;或者,“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骰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干的是私活,想的是享乐,如吃喝玩乐,那么,干部越辛苦越没精力为人民服务;抑或,干部干的正是人民恨的,如政绩工程、铺张浪费、包N奶、贪污腐化等等,则干部越“辛苦”百姓越不幸,社会越不幸。腐败干部越辛苦与人民幸福越背离,个别人台上口口声声“为人民”,台下点点滴滴为自己,这种例子也确实存在。

与“幸福指数”相比,干部“辛苦指数”测评更无操作性。一旦将偏于主观感受的项目量化,难免陷入无厘头的泥沼。同样的工作,有人举重若轻,有人举轻若重,辛苦不辛苦,视乎个人的年龄、健康、经验、能力、观念等,何来统一标准?标准难以确定,测评更加可疑。从报道来看,贵阳干部“辛苦指数”由三部分——“上评下”、“主官评成员”、“下评上”构成。上、中、下三个维度进行,似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关键的细节在于:“下评上”的权重有多大。假如“下评上”只是“彩排”,干部“辛苦指数”测评最终仍是自说自话的游戏,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只有最大程度还原人民监督公权的权利,才能确保干部在保障人民幸福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练洪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