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咏蟹诗话 陈永坤 螃蟹作为一道美味,古往今来备受文人名流喜爱,并留下许多咏蟹诗文。 唐代诗人唐彦谦的《蟹》诗写道:“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绳。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这首诗把螃蟹的生活习性和鲜美之味都描绘出来了。 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咏蟹》诗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蟹有“横行勇士”、“ 铁甲将军”等雅称,这是将螃蟹喻为猛士,由衷地颂扬。短短四句,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意趣横生。 北宋诗人黄庭坚《咏蟹诗》:“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五鼎烹。”这首诗含义深刻,描述诙谐。辛辣地讽喻鞭挞了那些“目中无人”、“ 张牙舞爪”、“ 横行”逞凶人间、“鱼肉乡民”的“两脚蟹”,“横行”到头来,最终落得个“未免人间五鼎烹”的下场。这首诗也可以看成一则咏物谜语。谜中拟人手法异彩纷呈,会意指事各具特色,寓意深远。 北宋文学家梅尧臣《吴正仲遗活蟹》诗曰:“满腹红膏肥佻髓,贮盘青壳大于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螃蟹煮熟后的形状,红膏如髓,个大逾杯,取出黄与肉放在盘中,让人看后口角流涎,食之,满口生津,读来令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南宋诗人陆游的咏蟹诗写得妙:“蟹肥暂劈谗涎随,酒绿初倾老眼明。”你看,他持蟹狂饮,高兴得连昏花的老眼,也顿时明亮了起来。蟹鲜酒香,刚把蟹壳掀开,就滴下口水。可见螃蟹的美味,是有口皆碑的了。 明代才子徐谓的《蟹》诗,别有风趣:“郭索郭索(螃蟹古称),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全诗釆用口语,寥寥数语描述了横行无忌的螃蟹,一经草缚后的狼狈相。他的两首《题画蟹》诗写得明快传神:“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立见团团董卓脐。”“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胄欲何为。”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添蟹之味美。 清代书画家郎葆辰以水墨画蟹著称于世,名闻天下,人称“郎螃蟹”。他笔下的螃蟹形神兼备,且喜欢在蟹画上题诗,诗画交融,更添蟹画之意趣。他曾画一幅《蟹菊图》,并在上题诗道:“东篱霜冷菊黄初,斗酒双螯小醉时。若使季鹰知此味,秋风应不忆鲈鱼。”起到了诗为画增色的效果。仔细赏吟此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回味无穷。 现代美术大师齐白石素以画虾、蟹、鸡雏最为精妙,被公认为“三绝”。他十分憎恨国民党的贪官污吏,他在一幅《袖手看君行》的画上题诗道:“常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将贪官污吏比作横行霸道的螃蟹,真是妙不可言。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