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再现曹雪芹生活及著书场景只是一场虚幻
别把丁书苗
洗衣发家当笑话
“学习包厢”
大学公共性何以体现
让“苹果”式创新不再专属乔布斯
多方逐利冲动
打成论文买卖产业链
以制度之剑
扫除“会议腐败”
领导干部要有“大情商”
“近亲繁殖”
依法治网要警惕“歪嘴和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包厢”
大学公共性何以体现

“学习包厢”

大学公共性何以体现

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二楼,有一处“学习包厢”,每年花800元,就有自己的学习位置。包厢严禁一厢多人用,不能转租或转借。老师说,包厢很受欢迎,学生利用率高,考研率也跟着上升。(9月21日《新文化报》)

大学具有公共性,现代大学的活动应该围绕公共利益、公共目的来进行。有学者指出,大学的公共性是指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与知识创新的组织,具有公益性、公正性、共享性、参与性、责任性等基本特征。紧俏的“学习包厢”似乎没有体现出这样的管理精神,反而越走越远。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考研成了很多本科毕业生的选择。每年考研季,关于考研占座的新闻总是层出不穷,为了占座,学生心力交瘁,怕学生出现危险,管理者也绞尽脑汁。然而,紧俏的“学习包厢”似乎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只要有钱,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划出独有的一块私人领地,这好像是我们从中悟出的逻辑,这难道也是大学要灌输给学生的理念吗?如果学生将来都带着这样的理念走向社会,后果难以想象。

大学作为一个公共教育场所,大学的公共性何以体现,尤其是在面临教育资源优劣不均甚至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如何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占座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学校基础设施的短缺,越是占座严重的学校,就越能反映出这样的问题。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有位置可坐、有空间可用,而不是把稀缺的公共资源商品化,从而引起滥用公共权力的嫌疑。

图书馆是公共场所、公共资源,在校生可以免费享用。将公共空间划出一部分给有钱的学生使用,这无疑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挤压和侵占,是对所有学生的一种不尊重、不公平。当公共空间缩小,对那些想考研但家庭窘迫付不起钱的学生来讲,无形中设置了更大的障碍。

如何提升大学的公共性,进一步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即使社会受益,又使个人受益,并体现出公平、公开、参与的属性,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管理细节上。 宋 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