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张旭阳 书法
一川秋雨,两处闲愁
美国的“饭局税”
《红颜露水》
青海湖览胜 韩才宏 摄影
回望浏阳河
花蟹咖喱饭
美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回望浏阳河

凌 鹰

在汉语字典里,浏,就是清亮清澈的意思。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的浏阳河,似乎就是大围山流下的一行清亮的眼泪,真纯而又多情。

浏阳河在古代又叫浏渭河,也叫浏水。这么叫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浏阳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在,都在浏水的北岸,而古代的阴阳学说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所以,从大围山脚下的浏水北端发源成流的浏水,就被叫成了浏阳河。

歌曲《浏阳河》有这么两句歌词:“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这首歌的词作者徐叔华一点也没有夸张,往昔的浏阳河确确实实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河流,确确实实离湘江只有几十里水路,确确实实从水路到湘潭并不遥远。

这条水路不仅流水清澈,两岸古树参天,沿途村舍炊烟袅袅,而且还与湘江血肉相连。她不但是湘江一条主要支流,还是一条湖湘文化的支脉。难怪,那个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徐叔华,要写这么一首散发着湖湘韵味的歌词,而且这歌一唱就唱红了整个中国,将一座本来并不怎么出名的浏阳城也唱得比玫瑰花还要大红大紫。

从大围山脚下沿着浏水的源头走进浏阳市区,我们就会与这么几个文化物象不期而遇——谭嗣同故居、谭烈士祠、才常广场、欧阳予倩大剧院、浏阳文庙。

就是这几个文化物象,无限度地放大了小小的浏阳城的文化空间和历史空间。

通往谭嗣同故居的那条梅花巷,虽然早就顺着浏阳河的浪花流向了时光的彼岸,化作了一缕虚无,然而,谭嗣同故居却把一个过于年轻的生命的英魂留了下来。

唐才常似乎就是为了追随谭嗣同才来到这个世界的,要不然,他怎么就那么全盘地秉承了谭嗣同的英雄壮举呢?虽然,谭嗣同就义后不久,他领导的自立军起事最终还是没有如愿以偿,而且还在起事失败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点燃的那炬火焰,却还是烧痛也烧伤了当时的清廷专制。只是,仅仅活了三十三岁的谭嗣同怎么也不愿意看到,唐才常居然也在三十三岁那年与他在世界的另一端重逢了。

两个都是喝着浏阳河的水长大的男人,竟然就那么巧合地都以三十三岁的生命历程,拓展了浏阳河的历史长度。

在浏阳这座小城,欧阳家族同样也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家族。而确立这个家族在浏阳城的名望和全社会地位的龙头人物,却是谭嗣同生前最敬重的学者和恩师欧阳中鹄。说欧阳家族是一个文化世家一点也不为过,从欧阳中鹄发端,他的长孙欧阳予倩是一个作家和戏剧家,他的曾孙欧阳山尊是个文学家。中国戏曲史上就有“南欧北梅”之说,“南欧”说的就是欧阳予倩,“北梅”自然就是指梅兰芳了。因此,在浏阳市区创建一家欧阳予倩大剧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以欧阳予倩在中国戏剧史上那般显赫的地位,就是在湖南省的省会长沙甚至在北京城建这么一家大剧院都不为过。但浏阳人还是更愿意把他们百般敬仰的欧阳予倩留在自己身边,因为这样可以让他时刻聆听到浏阳河的滚滚涛声和喃喃细语。

流淌着满河湖湘气韵的浏阳河,固然离不开一座文庙的文化照应与对接。

它就是始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的浏阳文庙。

浏阳河的源头在大围山脚下,而浏阳的文化源头就在浏阳文庙。

一个令人惊讶的文化事实告诉我们,它曾经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算学馆”的创始地,它曾经还是全国对祭孔乐器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圣贤之地,因此被界定“国乐古礼在浏阳”。至今,浏阳文庙还保存着曾国藩在欣赏了浏阳文庙的“韶乐”后欣然书写的“雅淡和平”、“精深正乐”的匾额。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时的曾国藩微闭着眼睛聆听着苍劲幽古、浑厚清雅的韶乐的时候,浏阳河是正在涨潮还是正在涓涓流淌呢?不管当时是潮涨还是潮落,那一泓湖湘流韵已然早就覆盖了浏阳,那些生长在这里和客居在这里的圣贤雅士,断然是早就被那一泓流韵清洗过无数遍了。

从浏阳到浏阳河,只是一个历史的转身;从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浏阳河到一首红色经典的《浏阳河》,却融入了几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血雨腥风和日月星辉。

可以说,是浏阳河的清波照亮和装扮了小城浏阳。

是《浏阳河》的旋律唤醒和激活了一条红色河流的前世今生。

打开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就会看到,闪烁在浏阳河两岸的文化背影,真可谓是接踵而至——焦达峰、陈作新、胡耀邦、王震、宋任穷、杨勇、李贞、彭珮云……

而这些才俊名媛们,又有谁没喝过浏阳河的水呢?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唱着和听着《浏阳河》走向中国近代史的烽火云烟的。

大围山深知,浏阳河更深知,《浏阳河》具有何等巨大的时代震撼力和文化感召力。跟它同时代的歌曲中,一首又一首或眨眼间就被时光淹没,或渐渐被时尚的波涛浪花冲走,可《浏阳河》却依然还是一直与它同名的那条河流始终相互交融在一起,并始终保持着节奏一致的心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