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阅汉堂记
掌故
新书架
名人轶事
文史杂谈
随笔
lh5612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阅汉堂记

洛阳汉画像砖

(一)

张健莹

最早的画像砖出现在秦的都城咸阳和春秋战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商都(今日郑州)。秦画像砖沿黄河而下流传开来,就有了洛阳汉画像砖。后来,文化中心东迁,波及荥阳、郑州、许昌,才形成中原地区的汉画像砖。

史学家们考证,洛阳汉画像砖的断代上限不超过西汉武帝,下限不晚于王莽新政,前后满打满算也就150年。洛阳汉画像砖出土地在邙山脚下洛阳东北郊,是东西不足30里、南北不足15里的狭长地带。

何以如此?这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地域等特点分析了。

西汉时,洛阳虽非国都,地位却非常重要,汉初刘邦因新宫未成,很多大事要事都是在洛阳谋划实施,很多高官上层、皇亲国戚都居住此地。

武帝时期,生产恢复,经济发展,府库有余钱,百姓有余粮,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文化得以蓬勃发展。

洛阳背邙山面洛河,山环水抱,历来人烟繁盛。这里土质干燥坚硬,造墓不易坍塌,墓道夯实,雨水难侵。汉画像空心砖的制作恰恰需要的也是如此优质的黏土。

汉代笃信厚葬,事死如事生。达官显贵生前极度奢侈“王侯将相,宅第相望”,死后厚葬“子为其父,妇为其夫,竞相效仿”。为墓葬而制作空心汉画像砖的作坊应运而生并畅销于市。

这种背景中出现的汉画像砖,很大程度是要满足富贵人家的要求——它的形制,它的花纹,它种种的讲究,它不同的追求,成了洛阳汉画像砖无形的规范。洛阳汉画像砖因此独领风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