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挥毫散林鹤 研墨惊池鱼(书法) 冯世洋
室有兰香
荥阳写意
地道战和雁翎队
古村小沟背(国画) 闫天友
《庆余年》:同名古装剧正在热播
童年的卤鸡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地道战和雁翎队

♣ 高玉成

地道战和雁翎队的故事,自幼耳熟能详。故事都发生在冀中平原,现在的保定地区。

那时候,抗日游击战争敌强我弱,而冀中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很难与敌周旋。冉庄人民想出了自己的办法。他们先是在地上挖“单口洞”,也叫“蛤蟆蹲”,隐蔽自己,袭击敌人。但是“单口洞”有明显的缺陷,洞口一旦被敌人发现,就难以脱身。于是他们又将“单口洞”改造成“双口洞”,从这个洞口进去,从另一个洞口转移。后来,随着战斗需要,他们又发明了“多口洞”,将地道个个连接、户户串通,最终在冉庄形成了4条主线、24条支线、共计16公里的地道网。洞口的设置也非常巧妙,灶台下、马槽中、壁画后,十分隐蔽;射击孔更是无处不在,每个意想不到的地方,都可能伸出一个黑洞洞的枪口,甚至在村头、路中间,还形成了交叉火力网,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日军多次扫荡占不到便宜,还损兵折将,后来经过冉庄,干脆就绕着走了。而冉庄游击队见敌不来,反倒主动出击,跑到村外炸碉堡、摸岗哨去了!

同样是冀中平原游击战,雁翎队利用的是白洋淀。白洋淀水面很大,约300平方公里,但并非汪洋一片,而是水中有岛、水中有沼泽、水中有芦苇。航道在岛屿和芦苇间蜿蜒,芦苇间又有无数狭窄的水道。雁翎队正是利用这一人多高的芦苇作掩护,在四通八达的水道间与敌人周旋。敌人开的是汽电船,雁翎队摇的是小木舟。汽电船在开阔的航道上跑得飞快,而一进入芦苇间狭窄的水道,就会被水草绊住螺旋桨,汽电船顿时成了雁翎队的瓮中之鳖了。雁翎队人数并不多,起初仅由20多个渔民组成,后来发展到150人左右。他们都是水中好手,常常头顶荷叶,口噙芦苇秆,潜伏在水下,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搞得敌人心惊胆战,动辄葬身鱼腹。

地道战和雁翎队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斗,其意义主要在于他们进行的是人民战争。人民动员起来了,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有山依山,有水涉水,无山无水就蹲地坑、挖地道,与敌周旋。而侵略者一旦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迟早会被颠覆和埋葬。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威力。

今天的冀中平原,芳草鲜美,落英成阵。冉庄那棵千年古槐早已枯萎,只有树枝上那口硕大的铜钟,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白洋淀上依然芦苇摇荡,村民们自编自导的雁翎队抗战戏剧,每天都在免费为游人上演。70多年过去,很多事情早已随风飘散,唯有历经的苦难和付出的牺牲,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