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科技创新向未来
《我与地坛》
美育如光 熹微朝阳
工人第一新村小学学生走进商都遗址博物院
《我自己能行》
护航路小学研学实践聚焦农业高科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创新向未来
——郑州航空港区人工智能创新素养大赛圆满落幕

本报讯(记者 李杨)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与发展,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与科学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计算能力,传承科技精神,5月14日,由郑州航空港区教育局和河南创造栗联合主办的“2023学年郑州航空港区人工智能创新素养大赛总决赛”在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北校区文体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此次大赛是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的一项融合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一体的普及性科技活动。大赛以人工智能教育为主题核心,开设智慧农场、未来生活两大赛项,旨在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社会价值,引导青少年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潜质和应用能力的科技创新储备人才。

大赛自启动以来,历时近60天的时间,经历选拔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针对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设置不同赛段,共计800余名选手参加角逐。来自领航学校、太湖路小学、科技一街小学、遵大路小学、艺术小学、郑州一中、郑州市第一二三中学等10个赛区,近30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进行最终的比赛和展示。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们需要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创造栗人工智能软硬件,通过电脑编程、硬件搭建、外观设计等不同维度,去创想、去创作、去创意、去创新,把头脑中的创意想法转化为实物,创造一件可以完成某项任务的人工智能作品,并通过“团队介绍、项目展示、现场答辩”环节,展现中国青少年一代的科技风采。

智慧农场主题赛项中,参赛选手需要综合利用各种传感器,结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创作一个具有语音或图像识别功能的“智慧饲养”作品。未来生活主题赛项中,参赛选手则需要通过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块搭建、设计,初步实现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方案,并进行交流展示。

《十二生肖》《巡线小车》《动物变变变》……此次大赛涌现出许多功能强大、创意满满且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来自郑州市第一三〇中学的崔懿轩、高亦凡创作了一款《语音助手》,利用语音识别实现了计算机、闹钟、倒计时的功能;来自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南校区的翟宸坤、赵博文、杨雪茹创作了一款《赛尔庄园》,利用光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了动物饲养的智能化……看似高深莫测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一群小学生、初中生的手中玩转起来,也展示了他们强大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应变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比拼,此次人工智能创新素养大赛总决赛完美收官。大赛评选出一等奖45名、二等奖72名、三等奖117名,到场嘉宾、专家一起为选手们进行颁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