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我国拟投资1000亿元开凿运河
七成家庭不满“隔代抚育” 幼儿早教急需“公共服务”
中外调查机构联合发布 中国大学生薪资排行榜
环保垃圾房 落户吐鲁番
禁公车私用 机关光带头还不够
从“咸亨酒店”到恶俗建造仅一步之遥
公众需要 对油荒有个说法
“为奖而生”的文艺何时休
经适房面向中产阶级是重要信号
预计八成婚介企业 将因不达标而关门
硕士最高月薪26940元 高于博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为奖而生”的文艺何时休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3  来源: 郑州日报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不少剧场过道都坐满观众,让人切实感受到广大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强烈需求。

  然而,有些艺术团体对群众的需求,回应并不积极。本届艺术节上参加评奖的剧目单上,不少作品并不为人知,说明以前很少面向公众演出。参加八艺节的一些艺术团体人士毫不讳言地说,他们就是冲着获奖而来。

  据了解,一些地方为了角逐大奖,集中人力物力,不计制作成本,搞所谓“大制作”,一些艺术团体不去积极开拓市场,而是热衷于以评奖为名要财政投入。一旦评上奖,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奖金到手,所创作的剧目也就“刀枪入库”,不再演出了。结果,每年生产的艺术作品不少,老百姓能看到的却不多。这种脱离人民的艺术创作,与文艺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不符,实际上变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形成了巨大浪费。

  政府设立艺术奖项,鼓励文艺创作,目的是为了繁荣文艺创作,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评奖只是手段。“为奖而生、得奖而死”是短命的艺术,制作再精美,也没有意义。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在评奖中增加了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的综合评价,但效果如何尚待评估。

  八艺节“文华奖”已经开奖了,希望获奖的剧目不会“得奖而死”,而是以获奖为新起点,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周甲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