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名家新篇
知味
商都钟鼓
新书架
灯下漫笔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灯下漫笔

秋 念

叶 灵

秋天,最怕下雨。秋雨一落就会滴在人的心上,许多愁绪便会无端生长出来。尤其是那些经年的伤感,不经意便会泛上心头,犹如陈年的老病根子,熏点潮气马上会犯作。

雨一来,就是铺天盖地,浩浩荡荡。下雨,最怕缠缠绵绵地下个没完没了,几天,十几天,还没有看晴的苗头。天气被这秋雨浸透得没了多少刚烈的脾气。

出门,天际间雾霭蒙蒙,颇有江南的一番情致。只是少了别致的小桥,乌篷小船,油纸伞下面蓝花印布的头巾,还有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眼前的“江南”,骨子里多了一些硬朗,潮气里弥漫着快意的凉爽,不像江南的雨,潮闷闷的,湿黏黏的,堵着毛孔,很不舒服。权当是翻版的江南吧。

一场秋雨一层凉,层层凉意浸透肌骨,即便是性格极好的人,在这漫长的秋雨里恐怕也承受不了吧。我开始有点想念月亮了。此时的月亮,恐怕也被淋得湿漉漉了吧。

中秋节前几天,天空一直阴阴的。我就有点担心,怕到中秋节看不上月亮。毕竟,八月十五的月亮,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千里可共,那茫茫的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会落在谁的心坎呢?不知都有谁,在月下,轻拢慢捻着那张思念的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的月亮又犹如一剂可以治愈诸多思念的解药,望望头顶的月亮,想想心中的故乡,那份纠结便不解而散了。

我像个孩子一样,白天盼着太阳,夜晚又盼着月亮。但一切终归是盼着,太阳就是躲在厚厚灰灰的云层里,不肯露面。一到晚上,天幕黑乎乎地像刚涂过黑漆一样,没有一处杂色的斑点,让人愈加沉静。

偌大的秋雨淋湿了草木,院中石子铺就的小路,早已被冲刷得没有一丝尘土。雨淋湿了窗台下正吐着长须的丝瓜。车棚,被敲得“砰砰”作响,杂乱而欢快。这未免太闹了点吧,我还是喜欢老家房屋上鳞次栉比的灰瓦,淋着雨,愈发显得黑亮。檐边的雨滴落下来,或欢快成线,或一滴滴不慌不忙地滴答着。我常常蹲在檐下,细数着水滴,时间在身边悄悄流逝。

入夜,窗外依然淅淅沥沥的,如拖着余音的叹息,一声声轻划过夜幕。细听,如一曲古风轻盈的碎碎念。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莫不是就在这样的秋夜写就?

室内,湿气早已弥漫而入。电视上,热闹的晚会正渲染着节日的欢乐。孩子拿起一大块月饼,举到头顶说,你们看,今晚的月亮圆吗?我就是月宫桂树下的那只兔子……我笑了。孩子属兔的,是只小兔子。孩子在他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地想象着。

今夜无月。整个夜晚,我不知该如何安放自己。

曾无数次想象在有月的夜晚,我沉溺在月光之中,想一些事,思念某个人。也或者,什么都不去想,静静地守着月亮,掬一捧月光入梦。

月缺时,一弯残月静挂在夜幕,如冰冷而锋利的刀钩,不经意间,会轻掀经年的疤痕,封存的疼痛又会悄然袭来;月圆时,一河湿漉漉的往事,被偌大的网,无一幸免全部打捞,在月光下一一晾晒。只是,经年的心事怎么晒也晒不干。

有月的夜晚,不论月缺还是月圆,终究该是美好的。月圆又缺,月缺又圆,看着月亮一点点地盈满,又一天天地亏缺。其中没有悲欢,也没有企盼。顺其自然了,便是一种惬意人生。

没了月光,我怕遗忘了自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