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秋访蜀后主故地
悯农三首
万里河山映朝晖(国画) 丁万春
池畔一丛野菊花
《趣说西方艺术史两千年》:艺术史的N种写法
文风问题
难忘乡间“打平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秋访蜀后主故地

♣ 刘传俊

在河南鹤壁煤城工作生活了几十年,可以说鹤壁是我的第二故乡。早就听说“故乡”最北端与安阳市接壤处有个阿斗寨遗迹,但从未谋其真面目。

闲情逸致突来,邀几位好友前往,就在这个秋季。乘车1小时,再步行40分钟,便来到一个叫前蜀村的村南头,两岸正整修的河流,自北而南绕过村东。紧靠河流有座小山。向村边晾晒小谷子的老妇打探,方知这河为金线河,那山叫万柏山。“金线河”,优雅又诗情,有讲究吗?恰巧老妇的儿子从此路过,他热情予以释疑。因巴蜀地区有条金沙江,阿斗被“软禁”此地后,这条河就被称作金线河了。原先的金线河常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如玉带飘落,还能行船。河两岸垂柳成荫,四季花香,鸟飞蝶舞。当地人描述它“春天桃花对岸红,夏季荷花满河中,八月桂花香千里,寒冬梅花伴兰松”。目前在整修河道,可否能再现昔日之风韵?

这位村民不但指点登临阿斗寨的路径,还道出了万柏山的来由。当年阿斗闲得无聊,常在山上数有多少棵柏树。有一回连数好几天还是未数清,就对身边的随从说,干脆叫它万柏山吧!山上的柏树,虽历经砍伐,但越砍越旺。放眼眺望,万柏山至今仍郁郁葱葱,满眼碧绿。有史料记载,它海拔203.1米,构成丘陵的岩石为第三系鹤壁组钙质泥浆、泥灰砾岩与砂岩。

秋阳高照,秋风送爽。从新筑的横跨金线河东西两岸的堤坝上穿过,拨开丛生的荆棘,沿小路依势而上。不多时,我们便来到阿斗寨大门前。阿斗者,蜀后主刘禅也。阿斗是其乳名。令我不解的是,既然是阿斗的寨子,为何写着“中山寨”三字,传说还是阿斗亲题。幸有位生长于此地、工作于此地、不止一次“到此一游”的友人,对遗迹知道一二。他笑答,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从此浴血奋战几十年,打下了蜀汉江山。刘备之子阿斗在位40余年,后投降被软禁在蜀村。他无时不思念故土、怀念先人,于是在圆形寨门上方题写了“中山寨”三个大字,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愧疚之情。闻此,我恍然大悟。此寨是阿斗夏季的别墅,他平时住在山下的“龙宫”村,西北的前蜀、后蜀村住的则是他的随从和仆人。

呈现在眼前的是,保存尚为完好的森严古朴的朝西的寨门,宽1米余,高约3米,门洞进深5米余。寨门及门洞均以砂砾石、子母石垒砌,材虽鄙陋,但石块砌置整齐,缝隙灌之以灰浆,笔直坚实。寨门并没有像传统的那样朝南或西南开,足以令人想象阿斗当时地位之卑微,处境之艰难。从门洞钻过,里面是片开阔的平地,有数亩之大。山顶是一寺庙,院内三棵柏树长势茂盛,郁郁苍苍。立于院墙右侧的石碑上,刻着阿斗寨简介:“西依巍巍太行,东接广袤平原……”用携带的矿泉水轻轻洒向斑驳的石碑,隐约看到碑下方刘禅诗一首:东邻蜀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晚间蛙声碎悦耳,朝云载松好仙境。其意境之优美,心境之悠闲,不能不让人联想多多。阿斗死后,他在山上的住所逐渐被改成庙宇。经数次整修和建设,曾一度规模宏大,抗日战争时期惨遭战火洗劫,古建筑被大肆破坏。其后,原木材和石料都被运至山下兴修水利或建造房屋。现庙宇为村民自发在废墟上重建。

在“中山寨”内漫步,见有墙基遗存,残垣断壁,瓦砾遍地。高5米左右的寨墙,大多已废弃,但犹存古风。柏树林立,蔚为壮观。目睹此景,怎能不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庙宇后是一块即将成熟待收割的谷禾,地边是晒红了脸的高粱,这些默默无语的作物,也像前来探访的我一样,对这个寨内曾发生的故事,出现的形态、秉性各异的人物,有种“流水花落春去也”的叹息和无奈。

这里曾经的靓丽景色,真的使阿斗迷恋沉醉其间,没有“雕栏玉砌”的亡国恨、故国情吗?不然,为何有老少皆知的成语“乐不思蜀”?其实,“乐不思蜀”并非贬义。三国时,阿斗被俘获后,被魏国当政者封为空名 “安乐侯”,派心腹大臣司马氏将他从魏国都城洛阳秘密迁至此地。身居异域的阿斗除忍受亡国之痛,还时刻担心司马氏父子加害于他,因此每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为消除司马氏父子疑虑,他装憨弄傻,强装欢颜,每天酒足饭饱之后,率众或骑马打猎于万柏山间,或垂钓于金线河畔,或抚琴醉乐于丝竹,或赏花嬉戏于花园,表面上过着奢侈的生活。一次,司马昭宴请文武百官,当众奚落阿斗“思蜀否?”有意试探他有无谋反之意,阿斗大智若愚曰:“此间乐,不思蜀也。”尽管满朝文武百官哄堂大笑,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但他忍了。否则,后果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事实的回答是,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去世后,蜀国还维持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本身足以证明阿斗并非才疏学浅、庸碌无能、治国无方、贪生怕死之辈。在40余年的蜀国皇位上,在一生动荡不安中饱受乱世纷争、征战杀伐之苦的阿斗,最终自缚降魏,是否可称得上是顺势而为、弃战求和,避免生灵再遭涂炭的明智之举?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阿斗在此地生活了8年,见老百姓除耕种外别无他技,而土地又瘠薄,虽终日劳作,五谷仍不丰,度日艰辛。于是,他就率臣仆向百姓传授蜀国宫廷的养花技艺。日复一日,百姓学会了养花。后来,周边村落不仅花海荡漾,花香扑鼻,养花还成为百姓养家糊口的又一营生。如今,这一带不少村庄,养花名声大振,成为国内重要的养花基地。也难怪,在我们来访徒步行走的时间段内,不时看到玉米地和花卉、苗木地交错种植。

离阿斗寨不远处有一“东方坡”,在龙宫村东,其上有两棵古柏,不得不去瞻仰。爬上坡来,果有相距约15米的一南一北两棵龙凤柏。相传为刘禅和夫人张氏亲手所栽培,距今有1700余年了。南面那棵粗壮雄伟,高大威严;北面那棵清秀俊逸,婀娜多姿。主杆纹理向上盘旋,遒劲有力,枝干似龙角凤爪四处伸展,枝干上的小分枝似条条小龙盘踞而上,逼真传神,蕴含着龙凤呈祥之意。两棵柏树历经千年相依相伴,不弃不离,不正象征着刘禅和夫人的伉俪情深吗?

阿斗自降魏至死的8年时间里,行踪确无迹可考,成为千古之谜。但流传在当地的顺口溜不时在耳边回响:一宫两村四马庄,花园七寨吴家洞。其中提到的每个村子,都与阿斗有关。

当一段历史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中时,后人只能抒发思古之幽情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