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连 载
郑州“地片”——硝滩
古代的公务员
《释名》《广雅》
《白虎通》
千里之行 (国画) 刘大为
《农民何谓》
菱角耙打野菱
古诗词中觅理趣
语必关风始动人
书法 王永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古诗词中觅理趣

崔 嵘

古诗词也会“讲”道理。不少名篇内含哲理,且有耐人咀嚼的理趣,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类诗词,谁能否认既是诗句,又是名言?

同是写庐山的题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立意和构思却属于不同类型。李诗以神奇的想象力,通过对香炉峰瀑布夸张的描写,烘托出庐山的雄伟气势,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千古绝唱。苏轼的《题西林壁》则另有其趣。它不是具体描述庐山的特征,而是先概括写游览庐山的总印象,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然后得出结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显然就不只说的是一座山了。普天之下,千山万岭,哪一座不是由于看山的角度不同山势各不一样呢?如果说李诗是以抒情感人,那么苏诗则是通过艺术形象表达某种哲理,使人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南宋理学家朱熹虽不是诗家,却写过一首有名的理趣诗,其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名句,不仅形象鲜明,又寓意深刻,诗情和理趣在这里达到完美的结合,是名副其实的绝句。

最讨人喜爱的是南宋诗家叶绍翁那首《游园不值》。其标题是说想游园而没能进门的意思。被拒之园外,自然是十分扫兴的事。不料,抬头忽见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冲着人们打招呼呢。难怪“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那么鲜活、绚丽。这里不仅是彩笔一点而境界全出,读者还能从此诗前句的“柴扉不开”与后句的“红杏出墙”二者对立的形象中,领悟到一种哲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