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摘樱桃
翰墨精神
禅音清泉(国画) 康芳
牧羊女(国画) 蔡卫星
《匠人精神II》
烤烟叶的日子
陆游与大散关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摘樱桃

♣ 柴清玉

春意浓郁的五月,女儿、女婿带我和老伴到樱桃沟摘樱桃。

樱桃是落叶乔木,又名莺桃,是我国的古老树种之一,栽培历史已达3000年之久。《吕氏春秋》载:“樱桃,为莺鸟所含,故又名含桃。”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樱桃树不甚高,春初开白花,繁英如雪。叶团,有尖及细齿,结子一枝数十颗。”樱桃的果实农历三月开始成熟,色泽红或深紫,被梁武帝称为“红颜之实”。

据说全国有很多樱桃沟,我们去的樱桃沟位于郑州西南的近郊。起伏的山坡上,绵延的沟壑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满眼都是青翠繁茂的樱桃树。在那生机盎然的枝条上,在那重重叠叠的绿叶之间,挂满了一簇簇如同玛瑙般晶莹透亮的果实。

樱桃沟的樱桃熟了。樱桃沟绵延15公里,种植樱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气候适宜、土壤特殊,加之沟内避风,产出的樱桃个大肉厚,色泽亮丽,入口甘甜,且能补中益气,滋润肌肤,故而享有盛名。

一位50多岁的老汉把我们热情地引进了他家的樱桃园,端出一盆樱桃让我们品尝。“摘着吃也可以,很干净的,不用洗,没有打农药。”老汉说。刚刚从樱桃树上摘下的果实,没有一点泥垢和异味,光鲜亮丽的面孔仿佛能折射出我的面庞。放进嘴里很甜,却不腻;似乎有一点酸,很清爽;软软的,不知不觉就能咀嚼完,却满口生津。那种浓浓的甜,淡淡的酸和淡淡的芳香,裹挟着山野和泥土的气息。

漫山遍野的樱桃也体现着樱桃沟这个小村庄的面貌,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建设得不像农村的时候,他们提出要沿着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下去,努力建成郑州市的后花园,让城市居民在这里尽情领略田园风光,享受自然情怀,感受淳朴民风,品尝人间“仙果”,尽可能地保留住原生态的自然风貌。

然而,“原生态”的樱桃沟却并不原始,它早已跟上现代文明的步子。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生态绿化、垃圾处理……在这里都一样不少地列入重要日程,都在为樱桃沟提供保护。近年来,樱桃沟日益被市民所熟知,所喜欢。赏花的季节、收获的季节,进村的道路就会被市区来的自驾车拥堵,人们纷纷赶来观赏樱桃花,采摘樱桃果,品尝农家菜,享受美好时光。

如果你站在高处鸟瞰樱桃沟,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乡村的田园画卷啊。远方,是高楼林立的城市,近处,则是高高低低的沟壑,成片的农田、绿树,以及掩隐在樱桃树林里的农家小楼。它美得自然,美得本色。

樱桃好吃果难摘。那些长在沟底或土坡上的樱桃树,需要借助梯子才能采摘。把梯子放到树下,叉开成人字形,提一个小竹篮爬到梯子顶端,然后一簇一簇地把樱桃摘下来,轻轻地放到篮子里。上了年纪,手脚不那么利索了,但摘樱桃的乐趣激起了我的童心,非要爬上梯子切身体验。老伴、孩子劝阻不住,只得站在树下,一边牢牢地扶住梯子,一边不住地叮嘱:“小心,小心!”我高兴地采摘着樱桃,不时将一颗樱桃放到嘴里,收获着喜悦,收获着甜蜜,不知不觉,小竹篮已装满了红玛瑙似的樱桃。

采摘完樱桃已到中午,园主在樱桃树下摆上几张小方桌,我们要了几个农家菜,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吃边和园主拉家常,其乐融融。这就是樱桃沟的人,勤劳、朴实、真诚、本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